時間:2018-10-15 09:37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李曉佳整理
邯鄲工業綠色轉型升級的路徑
目前邯鄲市工業結構具有5大特點:一是以重污染、能源密集型行業為主(如主導產業為鋼鐵、焦化、電力、鑄造、建材等)。二是同質性企業的空間集聚。三是產業集群發育水平低。四是生產型服務業(如金融、設計、檢測、認證、咨詢、培訓機構等)發展薄弱。五是企業技術研發能力薄弱。
基于以上特點,施涵提出,邯鄲市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的路徑可以有以下四種方式:政府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建設綠色智能制造標桿;利用企業綠色發展績效來促使排名靠后的企業退出;加速行業兼并重組,提高行業聚集度;加強生產型服務業建設。
邯鄲未來新興產業的成功取決于新建企業是否擁有創新能力,而這又主要取決于邯鄲是否大力培育適合未來創新型企業成長的土壤,無論要發展任何高科技產業。
施涵強調,這種土壤的培養,需要大力發展區域創新系統。區域創新系統由企業、人才、融資、法律監管環境和商業配套環境等五個要素組成。其中企業、人才和融資是這個區域創新系統的三大支柱,而法律監管環境和商業配套環境是這三大支柱的基礎和前提。
施涵介紹,區域建立有競爭力的創新體系需要五個關鍵步驟:
吸引高科技企業并促進其發展:區域需要為努力培育的產業集群吸引一家或多家主力機構(例如知名的公司、研究機構或研究型大學),從而吸引研究人員和供應商入駐,并改善整體創新環境。
吸引和留住創新型人才:區域必須擁有較高的生活品質,以此吸引知識型人才。同時,還需要采取一些政策,直接吸引人才和歸國人員,提高勞動力靈活性,并促進網絡的形成。
確保創新型融資的可獲得性:區域需要在風險適度的前提下讓更多企業能夠獲得創新型商業融資,并確保區域駐有具競爭力的商業銀行。
建立公平、透明的法律與監管環境:區域必須提供一個透明、執法公平的法律監管環境,有效保護知識產權,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強化地方政府與企業的契約精神,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提供高效、便利的商業配套環境。
綜合以上分析,施涵總結了邯鄲市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戰略路徑:
首先,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主要舉措包括:打造行業綠色智能制造企業標桿,然后爭取成為河北環保領跑者企業和國家綠色企業;加強對當前行業龍頭企業的打造,增強加強產業集群的發展;繼續利用量化綠色發展績效指標來加速環保落后企業的退出。
其次,促進未來新興產業的重要行動包括:特別重視對包括有創新能力的大型企業、一流的科研機構以及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在內的主力機構的引進和培育適宜創新性企業成長的土壤,同時特別關注與邯鄲市污染治理重點需求領域相對應的本地環保產業發展。
再次,區域和行業綠色化的撬動點主要包括:1)綠色產業園區建設,爭取把邯鄲主要產業園區納入國家生態工業園、循環化改造、綠色園區等示范項目建設;2)政府在重點行業(比如鋼鐵、裝備制造業和紡織業)積極推進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和示范。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