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10 09:15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易悅兮
3. 最高限價61.73元/噸
招標條款第11條還提出,本項目生活垃圾處置費最高限價為61.73元/噸,各投標人的報價不得超出該項最高限價,最終以實際中標價為準。
據周先生透露,該項目招標前已經跟某設計院做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垃圾處理補貼費是75元/噸,至于后來啟動招標時如何將補貼費降到61.73元/噸,還設置最高限價就不得而知了,或許跟當地經濟財力有關。
上述設計院總工繼續補充:如果不封頂,沒有最高限價,即使前期立項、比如征地、動遷或者建配套設施,中標企業花上一筆錢也無妨,后期通過與政府商議,增加處理費的補貼,這些錢都是可以計算出來,關鍵是被61.73元/噸的價格封頂蓋帽了。
除此之外,這位總工還擔憂,目前只看到招標公告,沒有看到具體的罰款和配套文件。對企業來說還是有不少風險,比如項目建設期,可能會有一些規定:工期每拖延1天罰多少,延遲多少天提取不了建設保函甚至取消協議,尤其是一些財力有限的鄉鎮地區,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除此之外,采訪中不少人士表示,除了上述情況外,社會資本方在特許經營承擔所有政策風險(征收征用外),也可能是坑。政策風險非社會資本所能控制,按理由政府承擔(本級政府相關政策)或雙方共擔(國家及上級政府政策)。
那么問題來了,建設期提前打入啟動資金,運營期2年又不給補貼費,又設置最高限價,靠后期的發電收入和少量的補貼費能收回成本嗎?歡迎各位網友留言探討,同時關于項目的后續進展,中國固廢網將繼續跟蹤。
附精選留言: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