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07 13:42
來源:河南環境
(二)加強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強化未污染土壤保護。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原則,重視對未污染土地保護,防止新增污染。針對土壤污染源頭多、種類復雜的實際,在工作整體推進的基礎上,遵循“打基礎、管長遠、建制度、建標準”的原則,組織排查污染源,摸清各類污染源底數,建立各類污染源監管清單和管理臺賬,分類別開展整治,逐項推進落實。
一是開展垃圾分類和處置的排查整治。全省環保和住建等部門聯合行動,對全省2888個垃圾中轉站、127個在用生活垃圾填埋場、70個停用和已封垃圾填埋場、1292個非正規垃圾堆存點、60個建筑垃圾填埋場、9個垃圾焚燒設施開展排查工作,建立整治清單,實施分類整治;按照攻堅方案計劃,在焦作、洛陽、開封、安陽等地啟動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濟源、新密、禹州、蘭考、汝州等地啟動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
二是開展尾礦庫排查整治。為保障尾礦庫周邊及下游人居環境安全,嚴防發生尾礦庫重特大事故,今年5月份,環保廳聯合省安監局開展了全省尾礦庫環境與生產安全專項整治和專項督查活動,排查尾礦庫企業523家,發現問題企業213家,立案處罰3起,對210家企業責令限期改正,已完成尾礦庫治理52座。
三是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管理。全省排查確定了615家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明確其環境義務,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督導地市開展歷史遺留含鉻污染物和重金屬廢渣安全處置,在洛陽、三門峽、南陽礦產集中區域開展重點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排查,制定實施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減排計劃;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涉重金屬企業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完成107家審核任務。
四是嚴格危險廢物監管。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制定下發了落實生態環境部266號文件的關于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的“1+2”工作方案,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對涉危險廢物企業開展專項排查整治,全省共排查了危險廢物產生單位4829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153家,無證經營危險廢物單位11家,需關停淘汰的11家,需提標改造的20家,需規范治理的1960家。目前整治工作正在進行。
五是積極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先后印發了《河南省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方案(2016-2020年)》《河南省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實施方案》、《河南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
(三)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防范人居環境風險。按照生態環境部的要求,從省到縣(市、區)各級政府均建立了環保、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規劃)等部門聯動監管機制,建設項目再開發利用地塊土壤環境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國土資源部門不批準進入用地程序,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不發工程規劃許可證。同時,環保部門正在抓緊開展疑似污染地塊排查活動,目前已排查出疑似污染地塊257個,經過初步調查確認污染地塊22個,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向社會公開信息。
(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完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
一是加強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目前全省建立了土壤環境質量例行監測、土壤與可食用農產品協同監測、大型灌區水質監測、土壤環境事故應急監測等制度,形成環保、水利、農業、林業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土壤環境監測體系,為掌握全省土壤環境質量提供基本保障。繼2016、2017兩年土壤環境例行監測之后,今年又開展了43個背景點例行監測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了采樣、制樣前處理等工作,進入實驗分析階段。
二是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法規制度建設。針對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不完善的現狀,以問題為導向,起草了《河南省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已經經過會審,現在正在根據國家剛剛發布的土壤污染防治法進行完善。
三是積極推進先行區和試點建設。堅持“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原則,我省確立了駐馬店、洛陽、新鄉3個先行區建設和17類試點任務。目前, 3個先行區分別與牽頭部門省農業廳、省國土資源廳和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簽訂了共建協議。同時,在部分地市開展了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農膜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等試點,目前正按攻堅方案推進,探索符合我省實際、具有可推廣、可復制的土壤污染防治技術模式,以期達到引領示范作用,推動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開展。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項全新工作,還存在著污染底數不清、政策法規標準不完善、監管機制不健全、資金保障不足等問題需要逐步加以解決,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直部門、地方政府、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參與支持下,通過土壤污染防治防治攻堅戰的不斷深入,一定能夠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為美麗河南建設和中原出彩做出新貢獻。
發布完畢,謝謝大家!
張家良:下面,我們請省環境保護廳人事處馬培武副處長對我省環保系統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情況進行發布。
馬培武: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根據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省環保廳突出任務牽引、主動學習借鑒、聚力攻堅克難,改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下面,我介紹一下省環保廳推進省市縣審批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進展情況。
(一)主要工作和措施
我省環保系統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下“最多跑一次”工作,嚴格落實省政府關于省直部門統籌全省本系統“一條線”的要求,按照“三級十同”標準,以鄭州市為基準,參照浙江省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對本系統省市縣三級審批服務事項(依申請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梳理規范,并逐步推送上網,最終實現全省環保系統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下“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標。圍繞這個目標,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集中力量攻關。我廳高度重視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下“最多跑一次”工作,從機關相關處室和鄭州市抽調得力人員組成工作專班,強化頂層設計,統籌工作進展,集中食宿、集中培訓、集中辦公,梳理審批服務事項省市縣三級通用目錄、編制“三級十同”任務清單,做好鄭州“模版”。王仲田廳長多次聽取匯報,并要求各部門全力支持配合,確保按時按質完成任務,王喜云副廳長親力親為,和大家一起研究解決問題,帶病現場指導,強力督辦推進。工作專班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快工作推進事宜。特別是8月17日省政府周工作例會后,我廳召集相關人員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明確任務,提出了學習工商模式,大干一周實現突破性進展的要求。相關人員周末加班加點、連續奮戰。在幾天內,我廳向各市、縣(區)環保局連續下發了《關于報送審批服務事項通用目錄的通知》、《關于加快推進環保系統審批服務事項“三級十同”清單編制工作的通知》和《全省環保系統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操作應用視頻培訓會的緊急通知》三個傳真電報,督促各市縣環保局加快落實的節奏和步伐。各市、縣(區)環保局,迅速行動,組織精干力量,雙休日不休息,晝夜連續工作,梳理本級審批服務事項目錄、編制“三級十同”任務清單,并開展網上錄入推送工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