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17 11:25
來源:銀川市人民政府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交警分局、環保局、市場監管局、商務局、交通局
實施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4.著力優化區域產業結構。
一是加快推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2018年,結合自治區及銀川市工業園區、開發區整合優化發展,及時開展工業園區、開發區規劃修編工作,并依法同步開展修編規劃環評工作,現有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達到100%,嚴格控制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二是嚴格新、改、擴建項目環評審批和總量前置。嚴格執行《大氣污染防治法》《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規定中相關環保準入要求,在城市主導風向上風向禁止新建涉及大氣重污染項目。新、改、擴建項目大氣污染物排放新增量實行倍減量置換。嚴格執行《關于進一步明確全區鍋爐環境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藍天碧水辦〔2017〕7號)相關要求。三是加快推進排污許可制度管理。按照國家規定,2018年完成石化、鋼鐵、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為強化企業落實環保主體責任,加強企業排污監管提供依據。四是實現“散亂污”企業清零。在2017年“散亂污”企業排查整治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散亂污”企業及集群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并完善“散亂污”企業清單。2018年10月底前,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對“散亂污”企業集群要實行整體整治,制定總體整治方案并向社會公開,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時間表的要求,同步推進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和企業升級改造。五是有序推進城市主城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西夏區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區,結合城市規劃調整,制定主城區重污染企業年度搬遷計劃并向社會公開。搬遷計劃要明確城市主城區工業退城搬遷的范圍、方向、時序和方式,有效解決工業圍城問題。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工信局、行政審批局、環保局
實施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是減排計劃實施的責任主體。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部門,根據2018年銀川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制定本轄區2018年減排計劃,分解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切實將各項任務落實到具體項目、具體單位、具體責任人。充分調動各成員單位力量,形成部門聯動、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全力推進的工作機制。重點減排項目建設實行企業主體實施責任,企業定期向環保部門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報告減排項目進展情況,自覺接受監督。認真落實相關部門領導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確保年度減排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二)加大資金投入。各縣(市)區政府要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集中財力,優化支出結構,切實加大資金投入,整合住建、環保、水務、農牧、林業等涉水項目和資金,形成部門治污合力,建立污染防治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同時,通過申請建立環保產業子基金等方式,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拓寬污染治理資金渠道,保證污染防治項目順利實施。
(三)嚴格目標任務考核。加強對減排項目的跟蹤檢查,實行預警通報制度,公開通報、限期整改、項目限批,定期通報各轄區減排進展情況,對工作滯后、問題突出、形勢嚴峻的縣(市)區及時予以預警通報。建立月調度、季督查、年終考核相結合工作機制,市環保局每年7月、12月底前對各縣(市)區減排工作落實情況、減排工程建設運行情況、主要污染物削減比例完成情況實施半年核查核算、年終考核。對未完成減排目標的縣(市)區和企業,堅決實行區域、行業和企業限批。強化減排考核,繼續將污染減排目標和主要措施落實情況列入對各縣(市)區2018年效能考核內容,作為考核各縣(市)區政府的約束性指標,對完不成任務的縣(市)區實行“一票否決”。
各減排責任單位每月10日前完成上個月轄區的所有減排臺賬報送工作,臺賬先提供紙質版,經審核無誤后年底提供電子版。十五個已發排污許可證行業企業2018國家可能實施全口徑核算,需認真梳理并提供:1)提供分行業的發證企業清單;2)提供發證企業的排污許可證副本;3)提供發證企業的執行報告,主要為季報、半年報、年報;4)提供發證企業水、氣在線監測數據、監督監測報告、各類執法數據、企業自測報告等。排污許可所有材料均只提供PDF電子版,按季度提交。
(四)依法信息公開,加強宣傳教育。2018年起,自治區環保廳每年公布全區5個地級城市、14個縣(市)區的水、大氣環境狀況及其排名。我市以自治區環保廳公布情況為基礎,每年年底前向社會公布各縣(市)區污染減排工作完成情況及環境質量狀況。國家、自治區確定的重點減排工程須依法向社會公開其工程建設運行情況,主要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主動接受監督。實施環境質量一票否決。要加大環境違法行為處罰、曝光懲治力度,監督、引導企業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積極治理污染,履行社會責任。落實自治區環保廳與中國人民銀行銀川支行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建立完善環境保護部門與人民銀行環保信用信息應用機制和共享平臺,結合銀川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對排污單位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
加強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作用,努力搭建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環保宣傳教育平臺,圍繞環保工作亮點特點,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圍繞輿論關注熱點問題,積極做好正面引導,解疑釋惑,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積極推進公眾有序參與環境事務。
2018年銀川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重點項目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