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17 09:29
來源:人文園林
6.3.7芳香悠然
游船蕩漾,靜心深呼吸,一縷縷幽香撲鼻,別有一番情趣。該區以槐樹為主要上層喬木,中下層種植丁香、臘梅、木香、玉蘭、金銀花、香花槐、香水月季等具有芬芳氣味的植物,形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特色植物景觀區。
6.3.8蘆荻飛雪
該區以大片蘆葦、荻為主要的景觀特色,陸地部分點綴以白皮松為主的植物組團,創造水面為前景,以蘆荻為底板,松柏作畫的植物景觀,壯觀而爛漫(圖15)。
圖15 蘆荻飛雪景點實景圖
6.3.9水上森林
森林養著水,清水潤著美,森林生長在水里,氣勢恢宏,蔚為壯觀,該區將水杉、落羽杉、池杉等耐水濕植物從陸地延伸到淺水中種植,創造北方不可多得的水上森林景觀。
6.3.10夏薇攬秀
紫薇又名“百日紅”,是平安和美麗的象征,以長時間的絢爛花卉來烘托紀念館的隆重氛圍,該區的紫薇品種除了“小花紫”、“白花紫薇”以外,重點增加新品種“美國紫薇”以及局部使用矮生紫薇作為下層灌木,以絢麗的色彩、豐富的層次展示紫薇花之美(圖16)。
圖16 夏薇攬秀景點實景圖
6.3.11桃花嫣紅
桃花在中華的古典文化中賦予了很多生命的特征,同時也是北方主要的觀花樹種,在韓城長勢良好,本項目中桃花擬收集國內多種碧桃品種40多個。在收集韓城現有品種基礎上,擬在華北地區收集色彩亮麗的品種如“滿天紅”,“菊花桃紅”,“菊花桃”“桃梅”等,形成彩色繽紛的景觀;同時,設置帚型桃特色景觀道路。該區與文史公園桃花園毗鄰,該區將文史公園的陸地桃花景觀區延伸為濱河桃花景觀帶。
組圖17 桃花嫣紅景點實景圖
6.3.12春雪霧松
該區位于整個濱河景觀帶的最南端,該區以雪松、白皮松、黑松、側柏、龍柏等松柏類植物為主,中層以開玫紅、深紅色系的花灌木如:晚櫻、美國紫薇、紅梅等為主,結合雞爪槭、紅楓、復葉槭、黃金槐等常年異色葉樹種,借用深綠色的背景形成明麗的植物景觀(圖18)。
圖18 春雪霧松實景圖
7 專項設計
針對澽水河河道修復以及景觀提升,本方案在做駁岸設計時采用了生態駁岸和半生態駁岸兩種形式。
7.1生態駁岸
生態駁岸(圖19)兼具傳統駁岸的安全防護功能,和滲透調節功能,其具有五種主要功能:
圖19 生態駁岸剖面
7.1.1護堤防洪
7.1.2恢復生態
改善濱水區景觀,恢復生態平衡。聯系濱水區植物與堤內植物,形成一個水陸復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態系統。
7.1.3調節水源
豐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滲透儲存;枯水期,地下水通過堤岸反滲入河,起著補枯、調節水位的作用。
7.1.4增強水體自凈作用
植被和其它生物可吸收分解河水中大量的污染物,從而適度凈化水體。
7.2半自然式駁岸
通過合理布局濱水活動空間,如平臺、臺階、漫步道、小廣場等為游人提供親水場所,其主要功能有:
7.2.1保障安全第一
保障游人進行親水活動時的安全性。
7.2.2增加汛期水速,固土護岸
本設計中的硬質駁岸多設于河流彎道處,汛期水流流量較大,設置硬質駁岸有利于水流通過,同時也可減少泥沙沉積。
8 植物設計
植物整體設計以白皮松、黑松、女貞、銀杏為基調樹種,在雪松、油松、皂角、青桐、懸鈴木、五角楓、槐樹、沙樸、欒樹、柳樹等當地樹種為骨干樹種的基礎上,設置植物主題特色流域,營造春季花海,夏季濃蔭,秋季色葉,冬季松柏蒼勁的濱水植物景觀[4](圖20)。
圖20 植物標準段剖面
8.1突出植物造景來營造西北園林,改善生態環境,讓澽水河四季有景
用植物來營造不同季節的植物景觀。春天觀梅花吐香、桃花嫣紅,櫻花繽紛、海棠芬芳,夏看石榴吐焰,紫薇秀麗,秋天賞楓葉紅似火,碩果掛枝頭,冬天觀松林霧雪。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