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13 13:52
來源:錦江環境
(新加坡,2018年8月12日)- 中國領先的垃圾焚燒發電(“WTE”)運營商中國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錦江環境”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集團”;股份代號: BWM),公布其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的業績報告。
城市發展帶動垃圾處理需求進一步釋放,作為中國垃圾發電產業引領者,錦江環境瞄準行業發展制高點,著力推進技術升級創新及延伸生態鏈尋找創新增長點,業務平穩發展。集團上半年收入從2017年同期的人民幣12.76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人民幣14.35億元,同比增長12.5%。
隨著銀川、高密等改擴建項目及印度項目的推進,BOT特許協議提供服務收入從2017年上半年的人民幣2.25億元增加至人民幣3.03億元,同比顯著增長35.0%。項目技術與管理服務和EMC業務產生的收入業務包括設備選型與銷售有較大增加,從2017年同期的人民幣1.42億元躍升65.3%至人民幣2.35億元。同時,集團上半年毛利率增長至5.47億元,期內歸屬于公司所有人稅后利潤約達人民幣2.50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19.84分。
把握生態綠色機遇 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隨著“十三五”踏入關鍵的第三年,中國全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垃圾焚燒發電作為當前國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主要方式之一正迎來重大的政策機遇。截至2018年6月30日,集團已運營垃圾發電項目20家,垃圾資源化項目2家,運營日處理垃圾能力累計29,440噸,裝機容量達533MW。集團繼續對境內投運時間較長、垃圾增量較多的8家運營電廠開展增容改造工作,目前正按既定計劃有序推進,預計于2019年完成。集團境內在建項目4家,分別為山東臨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浙江諸暨八方熱電聯產二期擴建項目、河北唐山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河北石家莊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目前正按照計劃目標實施建設,預計建成后將新增垃圾處理能力5,400噸/天及裝機容量200MW;境外的印度古爾岡項目亦于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其中,山東臨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第一條生產線已于2018年7月初投產試運營,這是本集團在山東省投運的第4座垃圾焚燒發電設施,是國內SRF(Solid Recovered Fuels)技術的標桿項目,也是國內第一臺高參數(7.9MPa,520℃)循環流化床焚燒爐,運轉過程中不摻燒任何輔助燃料。
2018年6月,集團旗下天津電廠3#汽輪發電機擴建工程及浙江溫嶺電廠通過審核,列入財政部第七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
集團亦在全力跟進浙江杭州余杭電廠、山東淄博電廠及云南五華電廠關停工作的推進進度。如果與當地政府協商簽訂了補償協議,浙江杭州余杭電廠預計將獲得約人民幣2.9億元(相當于約新幣5,800萬)的總賠償額,包括至今已收到的人民幣3,500萬,超過該電廠的凈資產價值。而山東淄博電廠也已于7月初停止垃圾進廠焚燒,原所處理垃圾也由7月新投產試運營的臨淄電廠進行處置,目前正積極與政府洽談關停補償等事宜。云南五華電廠的關停將根據五華異地重建項目建成的進度來確定,目前為正常運行狀態。
為應對日益增長的垃圾處理及清潔能源需求,集團加快在中國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布局,現有20個國內籌建項目正按計劃積極推進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目前,浙江溫嶺垃圾焚燒發電廠擴建項目、云南昆明五華遷建項目、陜西延安項目已基本完成前期籌備和審批工作,預計將在2018年下半年動工建設。河南林州項目、寧夏中衛項目和陜西榆林項目正積極推進開工的前期籌備和審批工作。待所有國內籌建項目建成后,預計將新增18,850噸/天的垃圾處理能力及405MW的裝機容量。本集團還將不斷地增加新的儲備項目,進一步加快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中國的布局。目前已于8月初取得云南景洪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并注冊項目公司,在當地建立了良好的政企關系,積極爭取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除此之外,集團將持續推進資源化項目的落地工作,江蘇昆山資源化項目和黑龍江綏化蘭西資源化項目已正式投運,另于山東、河北、湖北等地擁有5個在建和籌建資源化項目,建成后將為集團新增垃圾處理量3,000噸/日。
深化全球業務布局 實力吸引長期投資
錦江環境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鞏固國內行業領先優勢的同時將深化全球化布局,聚焦東南亞、南美等發展中國家,投資建設更多環保能源企業,重點打造高標準的海外標桿項目,做成投資國的示范工程。目前,集團在印度已擁有3個項目,其中古爾岡項目已在上半年開工建設;勒克瑙和瓜廖爾項目預計將在下半年陸續開工建設。3個項目配套的收運體系正積極擴大收集范圍,目前收運能力約為2,410噸/日,在勒克瑙和古爾岡兩地的收運覆蓋范圍已達到70%以上。集團在海外的版圖持續拓展,1月集團在德國設立了全資子公司Waste Tec GmbH,有助于將歐洲先進的垃圾干化分選技術與循環流化床技術更好地結合。4月及6月,集團接連突破南美洲及東南亞市場,分別同意投資巴西圣保羅Barueri市垃圾發電項目51%股權和取得印尼巨港垃圾發電項目95%股權。待5個海外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將新增垃圾日處理能力5,096噸及88MW的裝機容量。集團致力于將成熟先進的技術及運營模式復制到與中國垃圾成分相類似的國家及地區,助力解決當地環保問題。在7月初新加坡舉辦的第4屆新加坡環保峰會(Clean Enviro Summit Singapore 2018,“CESS 2018”)上,本集團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布局受到了海內外政、學界的高度評價。未來,集團將在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的同時做好海外示范項目。
在所有在運和境內外在建、增容改造、籌建項目及資源化項目全部建成后,集團垃圾處理能力將達到66,786噸/天。
隨著EMC業務的發展,截止2018年6月30日,集團已累計實施59個業務合同,其中合同能源項目26個,咨詢服務項目33個。除正在建設的6個EMC項目與未具體實施項目,其它項目均已享受節能或咨詢服務帶來的收益。集團于第二季度通過收購杭州正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工程和管理團隊,建立了集設計、工程、采購、施工能力為一體的內部平臺,不單鞏固集團在此等領域確保現有和獲得新服務合同的能力,更促進集團與境內外的第三方進一步的技術合作。
作為中國垃圾發電行業的引領者,集團憑借自身在環保行業的實力、地位和長期投資價值持續吸引強大且信譽良好的長期投資者。于四月底,該集團已成功將2.14億新股配售給嘉實全球基金SPC(代表嘉實環境投資基金),募集凈資金新幣1.069億,用于升級改造項目。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