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07 13:57
來源:光大國際
財務摘要
2018年8月6日,香港 – 中國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光大綠色環保」,連同及其附屬公司合稱「本集團」)8月6日欣然公布其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個月未經審核之中期業績。
2018年是我國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入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在新時代下,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其后,多部重量級環保政策陸續于2018年實施生效,對于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以及推動綠色發展意義重大,也為環保需求的新一輪釋放增添了強勁的動力。
2018年上半年,本集團順應時勢,緊抓國家大力推進污染治理的機遇,高效、務實地推進各主營業務包括生物質綜合利用、危廢處置、環境修復、光伏發電及風電的發展,在收益及盈利方面均錄得可喜的增長。本集團通過強化籌建項目管理及穩步推進項目建設,建造服務收益創歷年同期新高。在運營服務方面,總處理量持續上升帶動運營服務收益持續增長。
回顧期內,本集團錄得收益約港幣3,152,907,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2,047,075,000元增加 54%。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約港幣1,029,065,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713,064,000元增加44%。本期間本公司之權益股東應占盈利約港幣644,703,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457,416,000元增加41%。2018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為港仙31.2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仙28.23元增加港仙2.97元。本集團融資渠道暢通,資金充裕,各項財務指標健康。
市場拓展方面,本集團上半年業務拓展勢頭強勁,成績喜人。一方面,新拓展項目數量再創新高,回顧期內,本集團共取得12個新項目,涉及總投資約人民幣31.62億元(其中,安慶固廢綜合處置項目涉及投資額約人民幣5.76億元,本集團權益占比49%)。新項目包括3個生物質及垃圾發電一體化項目、2個生物質熱電聯供項目、5個危廢處置項目和2個環境修復項目;新增總設計發電裝機容量85.5兆瓦,新增生物質設計處理能力約每年580,000噸,新增生活垃圾設計處理能力約每日1,300噸,新增危廢設計處理能力約每年 217,000噸。另一方面,本集團實現了新區域和業務新領域的雙重突破,不但成功簽署2個環境修復新項目,進一步拓寬了產業領域,并且相繼挺進河北、浙江、甘肅、福建和遼寧5個新省份的環保市場,令本集團在中國的環保版圖拓展至14個省市,助力提升行業地位。
其中,2個環境修復項目涉及合同金額約人民幣4,818萬元,主要提供工業園污染場地及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污染場地調查、風險評估及治理修復工程施工等服務,項目均以EPC(設計-采購-施工)模式建設實施。
項目建設方面,本集團堅守「高品質、高標準、高技術、高效益」的工程理念,穩步推進項目建設。回顧期內,本集團新開工項目10個,建設項目一度多達25個,其中建成投運項目7個,均創下歷史新高。截至2018年6月30日,本集團共有18個在建項目,預計將陸續于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建成投運。
截至2018年6月30日,本集團已落實環保項目93個,總投資額達約人民幣230.89億元(其中,安慶固廢綜合處置項目涉及投資額約人民幣5.76億元,本集團權益占比49%);建成投運項目38個,涉及總投資約人民幣81.45億元;在建項目18個,涉及總投資約人民幣52.81億元;籌建項目37個,涉及總投資約人民幣96.63億元。
生物質綜合利用
回顧期內,本集團運營中的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共19個,提供上網電量約1,085,128,000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加78%;處理生物質原材料約1,310,000噸,較去年同期增加74%;處理生活垃圾約344,000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10%;本集團于回顧期內供應蒸汽約139,000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04%。本集團在建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共13個,總設計發電裝機容量327兆瓦,設計生物質處理能力約每年2,550,000噸,設計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約每日2,200噸。
回顧期內,本集團的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貢獻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約港幣735,120,000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3%。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貢獻凈盈利約港幣466,059,000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6%。盈利增加主要由于回顧期內多個在建項目穩步推進,建造服務收益錄得上升,加上運營項目的總上網電量持續上升,帶動運營服務收益大幅上升。
危廢處置
回顧期內,本集團運營中的危廢處置項目10個,安全處置危險廢棄物約69,000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5%。在建危廢處置項目4個,總設計危廢處理能力達每年100,000噸。
回顧期內,本集團的危廢處置項目貢獻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約港幣204,350,000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1%。危廢處置項目貢獻凈盈利約港幣142,295,000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7%。盈利增加主要由于運營項目業務發展穩健及運營項目的總處理量持續上升。
環境修復
環境修復是本集團的新興業務板塊,業務范圍涵蓋工業污染場地修復、污染農田修復、礦山及填埋場生態修復、工業廢氣治理、油泥綜合治理、河湖底泥及工業污泥治理、濕地公園建設和運營、環保管家服務及填埋場防滲工程等。
回顧期內,本集團將取得環境修復新項目的突破作為年度重點工作大力推進。截至2018年6月30日,本集團共有2個環境修復項目,均位于江蘇省,涉及合同金額約人民幣4,818萬元。其中包括1個在建項目,涉及合同金額約人民幣2,599萬元以及污染場地修復面積合計約74,000平方米。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