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24 09:32
來源:東旭藍天
近日,東旭藍天中標“張家口硫酸廠原址部分區域污染修復工程”,修復工程量約78557平米。項目采用“土壤修復+土地開發”的策略,開創環保行業土壤修復領域的“張家口模式”。
東旭藍天中標該項目,通過土壤修復開發轉讓獲取增值收益的模式,消除了因污染企業破產關停導致責任主體缺失、治理資金缺乏等難題,打破了行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從機制上補充了從土地修復到收益實現的機制。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場地修復需求量巨大。據環保部對“水十條”影響做的預測評估,土壤修復市場帶動的投資規模超過5.7萬億元。機構認為,今年隨著一系列政策利好逐步落地,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協同治理持續推進,雄安新區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的建設,環保板塊的水治理(黑臭水體)、土壤修復與固廢處理等高景氣細分子行業仍具吸引力。
在生態環保領域,東旭藍天圍繞水處理、危廢處置、土壤修復、生態綜合治理展開戰略布局。夯實生態環保這一基礎產業的同時,東旭藍天創新商業模式,在一定區域內提供新能源和環保的綜合服務,即向經濟開發區、園區或更小范圍內的區域,提供分布式光伏、燃氣等多能互補的發、配、售、儲一體化的清潔能源綜合解決方案;同時向這個區域提供工業污水、生活污水處理,建設固廢、危廢處置設施,確保該區域的工業企業發展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目前該商業模式已成功落地河北安平環保產業園。未來,公司還將該模式復制到更多區域,做起點高、利潤高、對社會有影響、有帶動的項目,以此帶動企業發展,樹立企業品牌。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