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26 14:01
來源:湖南省政府
19. 加強揚塵污染治理。強化建筑揚塵治理管控,2018年底前,全省各類工地達到“六個100%”(工地周邊圍擋、裸露土地和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達到100%)。加強道路揚塵控制,到2020年,地級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縣級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以上。
20. 嚴格控制煙花爆竹燃放。加強煙花爆竹燃放管理,出臺煙花爆竹禁限放管理辦法。到2020年,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全面禁限放煙花爆竹,其他地區限放煙花爆竹。
21. 推進餐飲油煙綜合整治。推動餐飲服務單位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實現達標排放。2018年長株潭三市及傳輸通道城市的城市建成區內餐飲服務單位全部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到2020年,完成規模以上(灶頭數≥4)餐飲企業油煙廢氣在線監控設施安裝。
22. 加強港口污染防治。加快港口垃圾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提高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等接收處置能力。積極推進全省港口岸電設施建設,到2020年,岳陽港、長沙港90%的港作船舶、公務船舶靠泊使用岸電。
23. 強化城鎮生活污水治理。落實《湖南省城市雙修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設市城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和90%,洞庭湖、東江湖等重點區域縣級及以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應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加快推進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省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其中,重點鎮和長沙市、常德市、岳陽市、益陽市重點區域建制鎮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推進污泥處理處置,到2020年,地級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強化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污水截流、收集,到2020年,全省地級城市建成區以及洞庭湖區域縣級城市建成區基本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24. 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置。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建設覆蓋城鄉的垃圾收運體系和垃圾分類收集系統。按照區域統籌、城鄉統籌模式,到2020年,新建擴建28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完成46座存量垃圾填埋場治理。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禁止直接焚燒和露天堆放生活垃圾。
25. 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以生活垃圾治理、廁所糞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養殖行業環境整治為重點,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省域覆蓋,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并建立運行維護長效機制。加快126個縣市區(含省級管理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整縣推進,到2020年,完成13000個行政村整治、驗收。
26. 強化畜禽水產養殖污染防治。嚴格畜禽禁養區管理,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到2020年,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比例達到95%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合理規劃水產養殖布局和規模,嚴格規范河流、湖泊、水庫等天然水域的水產養殖行為。大力發展綠色水產養殖,依法規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學藥品。推進精養魚塘生態化改造,到2020年,升級改造洞庭湖區70萬畝精養魚塘。
27. 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推進農藥化肥使用減量化,到2020年,全省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到90%以上,主要農作物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嚴格禁止秸稈露天焚燒,鼓勵秸稈肥料化、資源化、能源化利用,到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加強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到2020年,廢棄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
28.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建立完善河湖檔案,加強河湖巡查,2018年建立五級“河(湖)長制”,按照“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制定并落實整治方案。落實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嚴格入河(湖)排污口監督管理,到2020年,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2%。
29.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強化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2018年6月底前,完成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的49個入河排污口取締任務,完成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322個環境問題整改;2019—2020年,推動縣級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同時,加強良好湖庫保護,制定實施水質較好湖庫生態環境保護方案。
30. 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以保障農產品質量、人居環境安全和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為出發點,以受污染耕地及擬開發建設居住、商業、學校、醫療、養老機構和公共服務設施等項目的污染地塊為重點,強化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到2020年,對91萬畝以上受污染耕地進行治理與修復。
31. 加強重金屬風險管控。在重金屬污染超標地區,建立突出環境風險隱患管理臺賬,適時進行加密檢測,制定整治方案,落實整治措施。推進湘江流域遺留廢渣污染、資江流域銻污染、湘西“錳三角”地區尾礦污染等問題整治,到2020年,全面改善重金屬監控斷面超標狀況。
32. 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構建大氣污染防治立體網絡。提升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能力,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對重點行業企業實行差異化的錯峰生產。將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納入各級人民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實行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負責制。到2020年,全省14個市州重污染天數控制在45天以下。
33. 加強枯水期環境監管。建立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域水污染聯防聯動協調機制,在枯水期對重點斷面、重點污染源、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進行加密監測,加強水質預警預報。強化敏感區域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必要時采取限(停)產減排措施。將生態流量納入水資源調度方案,加強流域層面監督調度,確保相關水電站嚴格落實最小下泄流量要求。
(三)樹立紅線意識,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34. 科學規劃岸線保護開發。堅持規劃引領、系統治理、有序使用,確保長江岸線湖南段得到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強化岸線管理,編制實施《岳陽港總體規劃》,推動實現港口岸線合理利用。強化資源整合,加大沿江碼頭整合力度,引導港口碼頭集約化發展。強化崩岸治理,推進長江岸線湖南段66.3公里崩岸河段河道險工險段治理。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