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25 10:59
來源:長江環保
作者:凌潤東 徐科
江西:督察進駐贛州,黑稀土清理邊際影響大
中國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礦儲量國和產量國,根據智研咨詢的數據,2016年全球稀土礦產資源儲量約1.2億噸,其中中國儲量約4,404萬噸,約占全球的36.7%;國內稀土產量達到10.5萬噸(不含“黑稀土”),占全球的83.33%。
2018年6月1日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江西省開展環保督察“回頭看”,尤其針對有色行業進行重點檢查,贛州地區部分稀土開采企業停產檢修。贛州市明確要求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10公頃以上集中連片的廢棄稀土礦山治理;嚴厲打擊無證開采、超越采礦權范圍開采、在禁采保護區內開采稀土資源行為。在環保整治高壓和打黑行動的的持續推進下,不合規和不達標的稀土開采企業生產將受到嚴格限制。“黑稀土”清退預計將有效改善行業供需格局,利好環保合規生產的企業。稀土(氧化鐠釹)中國出廠價已從5月底的32.3萬元/噸上漲到6月15日的34萬元/噸。
從江西省停產各行業來看,鎢鉬錫開采及冶煉主要分布在贛州、南康等地,銅開采及冶煉企業主要位于上饒、贛州等地,稀土開采企業主要分布在贛州。
另外,考慮到冶煉行業中中小企業數量較多、“黑稀土”非法企業較多,故從監測數據來看暫無停產企業,我們預計實際停產影響或大于監測數據反映。
內蒙古:煤化工產能受限,PVC原料持續收縮
截至2018年初內蒙古已建成投產29家煤化工企業,在建7家,新增用水規模巨大。根據環保督察整改方案,內蒙古對煤化工、電解鋁、火電等產業嚴格控制總量規模,嚴控新增產能,例如:
內蒙古輝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0萬噸煤制乙二醇項目和博發新型電石法乙炔化工項目均因水資源承載能力限制而未開工建設;
除列入國家規劃的煤制燃料項目外,“十三五”期間呼倫貝爾、興安盟和錫林郭勒地區不再布局煤制燃料項目。
另外,5月初內蒙古鄂托克旗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對甘草保護區內13家石膏礦和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11家非煤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其中包含兩家石灰石礦。自然保護區屬于生態紅線范圍內,生態紅線劃定逐步落實背景下,石灰石礦被清理整治,將直接影響電石企業原材料采購,電石法PVC產量將出現一定程度收縮。
投資策略:環保首推危廢,關注農藥及稀土停產
隨著督察“回頭看”逐步開展,各省陸續曝光存在虛假整改、敷衍整改、企圖蒙混過關的事件,我們預判為期一個月的督察回頭看不會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特別針對虛假整改中被發現的行業,2018年下半年將持續保持高壓監管態度,2019年將開始第二輪環保督察。
從投資角度,我們建議把握環保及供給側兩條投資主線。
環保領域:環保督察“回頭看”嚴抓虛假整改和敷衍整改,危廢合規處置為江蘇地區化工企業復產前置條件,催生危廢合規處置需求的釋放,首推危廢龍頭東江環保,關注港股水泥窯協同焚燒處理龍頭。
供給側領域:高污染高耗能和整改不合規的企業將面臨停產整治的處置措施,不合規產能的清退將利優質龍頭企業集中度提升,根據我們大數據監測,此次督察“回頭看”影響較大,產業分布較集中、環境污染重、風險較大的農藥及醫藥制造(江蘇)、稀土開采(江西)、PVC(內蒙古)等區域值得密切跟蹤。
1)江蘇農藥:整體來看,督察“回頭看”造成的企業停產邊際影響較小,4月底以來蘇北化工園區內大部分企業已經停產,但不排除督察高要求導致復產時間被延長情況的出現。關注擬除蟲菊酯和吡蟲啉中間體供需變化(蘇北停產產能占全國產能25%-30%)。具體參考長江化工&環保團隊5月16日發送的《大數據分析蘇北農藥環保影響幾何?》報告。
2)江西稀土:督察入駐,“黑稀土”生產受限,疊加打黑行動的嚴厲開展,未來江西稀土產能可能持續收縮,值得關注。
3)內蒙古PVC:自然保護區內違規產能清理整頓導致石灰石礦供給減少,電石法PVC企業生產受限,值得關注。
其余7個省份數據附表
從監測數據來看,廣東省電鍍和PCB停產比例分別為24%和18%,PCB處于中小產能持續退出過程中,其中環保督察導致停產企業比例分別為12.7%、19.0%。
河北唐山及邯鄲地區鋼鐵(34%)、煉焦行業(69%)、石家莊地區化工企業停產比較多,需要注意的是,河北停產數據不僅包括環保督察導致的,還包括了之前停產數據(過去兩年永久性停產,類僵尸產能,這些企業仍在河北省環境在線監測系統里面)。鋼鐵行業環保督察導致貢獻邊際停產占總停產比例在31.6%左右。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