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08 13:06
來源:蘇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回望清掃保潔市場化服務30年的歷史,并非一帆風順,期間集中爆發過城市逆市場化的事件,部分保潔項目重新回收區、街道,由政府包辦,反映出我國環衛市場化領域存在不足。
目前我國環衛市場化程度維持在20%以上,北京、上海、深圳三城的城區已經實現全面市場化。但政府和企業的“矛盾”依然存在,涉及到各自的權責明晰、費用核算、作業質量等多個方面。信息化的出現如何緩解了這種矛盾,又有哪些城市在這方面具備先進應用?
一.科學核算作業成本,構建健康價格體系
市場化運作初期缺乏科學測算的指導,政府管理部門無法準確估算轄區內清掃保潔的成本,環衛企業競相壓價競標,不少中標項目低于公認中標成本。作為市場化主體的環衛企業,必然以壓低一線環衛工人工資、降低清掃保潔質量的方式降低成本,環衛作業隊伍素質難以保證,違背了環衛市場化的初衷。
借由信息化技術構建清掃保潔智能考核體系,以全面的考核覆蓋、科學的統計方法、健全的監管手段形成對作業成本、作業質量的有效管控。
如針對虛報人數這種現象,系統將所有環衛工人登記入庫,一對一進行作業區域綁定,作業位置和作業狀態實時查看,每天上下班自動生成考勤報表,這樣一來既杜絕了漏崗、串崗等現象,又為人工成本核算提供了數量依據。
圖:人員作業里程報表統計
二、常態化日常監管,變突擊檢查為每日檢查
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市場化后管理部門不同程度存在管理松懈的問題,有的甚至沒有日常管理,將工作交給公司后就放手不理了。導致環衛公司在作業時隨意性大、盲目性大、標準不清,工作方式也變成了迎檢時忙于突擊、日常工作時手足無措。
通過信息化技術構建環衛日常管理體系,全面覆蓋市場化作業車輛、環衛工人,實現作業情況的實時查看、問題的及時發現與處理、數據統計的每日更新,科學化管理市場作業隊伍,防止懶、散、虛、浮的情況出現,讓市場化清掃保潔達到理想效果。
三、深化管理考核質量,從忙碌政府到有為政府
市容環衛問題形成原因復雜,形成速度快,從出現問題到發現問題、處理問題需要一定的緩沖時間,傳統的監督考核往往是看表面現象,看見問題扣分,卻不關心整改后的效果。從時間維度上,只能看到已發生的問題,對可能發生的違規事件缺乏預判性。
信息化系統內,環衛考核任務被拆分成一個個事件,有前因也有后續,涵蓋智能抽取——任務派發——考核GIS管理——事件處理——審核結果——形成記錄,所有環節都借由電腦派發和APP記錄,大大縮短問題處理周期,形成事件閉環處理。
信息化技術提高了問題事件的預判性,如通過記錄車輛一段時間內的加油量、油耗量情況,可以得出該輛車油耗的規律性數據,一旦超過這個范圍,系統會自動通知到管理人員,該車存在漏油或者偷油的可能性。
圖:油耗情況結合路線顯示
四、國內清掃保潔信息化的領先應用
嘉善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地處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區域,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之一。近年來嘉善縣通過與企業合作,道路保潔工作與垃圾收運工作逐漸市場化,現在全縣共有保潔人員2000余名,小型密閉式垃圾收集車1000余輛。市場化帶來的監管壓力是傳統的巡檢、跟車、駐場等形式難以緩解的,而市場化作業隊伍質量如何,需要量化的數據來支持管理部門考核。
今年2月份,嘉善縣正式啟動智能環衛監管系統建設工作,建立環衛作業車輛監管系統、道路小區河道公廁監管系統、環衛人員監管系統、環衛作業智能考核系統等模塊,全面升級作業保潔管理模式,變環衛管理部門從“督察員”到“裁判員”的身份轉變,推進嘉善縣保潔精細化管理工作。
常州是江蘇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常州市區有1241座公廁、120座垃圾中轉站、3座垃圾處置終端、1209段主次干道、439輛收運車輛,市區道路環衛機械化作業覆蓋率80%,市區道路清掃保潔作業實現100%市場化運作。
2014年,常州市開始著手建設保潔作業監管系統,以先進的物聯網、4G通訊、GIS地理信息、RFID讀寫等技術為依托,布局機械化作業車輛、作業人員監控網絡,將4000多名作業保潔人員、249輛機械化作業車輛、439輛收運車輛納入信息化監管平臺。
工作人員只需要輕點鼠標,即可實時監管、在線調度,開啟了環衛作業保潔管理的“上帝視角”,問題事件的解決時間提升30%以上,標志著常州市保潔作業管理工作邁入智慧時代。
圖:常州市環衛信息化管理系統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