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02 13:36
來源:廣東省環保廳
五、加大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執法力度
?。ㄊ撸╅_展固體廢物專項整治行動。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505家鎮級垃圾填埋場為重點,嚴格按要求落實整改措施,確保滲濾液達標排放,到2020年實現505家鎮級填埋場全部完成封場關閉或升級改造工作,并實現省內無新增的簡易填埋場、小型簡易焚燒爐等,逐步取締二次污染嚴重的簡易填埋設施和簡易焚燒爐。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清運、處置和石油生產加工、機動車維修、汽車拆解、貨物運輸等行業為重點,嚴厲打擊非法收集、加工、遺撒、傾倒、堆放、轉移、銷售和處置各類固體廢物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跨部門、跨區域合作,形成合力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省環境保護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安廳等職能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耍┮婪ú樘幏欠ㄔ偕闷髽I。開展非法再生利用行業清理整頓,依法查處一批污染嚴重的非法再生利用企業,主要包括:無證無照小作坊;無環保審批手續、未辦理工商登記的非法企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且無法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加工利用“洋垃圾”的企業(洋垃圾是指:危險廢物、醫療廢物、電子廢物、廢舊衣服、生活垃圾、廢輪胎等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和走私進口的固體廢物);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從事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電子廢物、廢塑料(如沾染危險化學品、農藥等廢塑料包裝物,以及輸液器、針頭、血袋等一次性廢棄醫療用塑料制品等)加工利用的企業。對上述企業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并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違法企業依法予以關停。(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工商局等參與)
?。ㄊ牛﹪绤柎驌艄腆w廢物非法偷運走私。全面排查全省非法經營加工“洋垃圾”情況,加大海上和沿邊非設關地打擊走私力度,重點打擊工業廢料、電子廢物、生活垃圾、廢塑料等“洋垃圾”走私,集中打擊走私“洋垃圾”的團伙,有效切斷走私“洋垃圾”的通道和鏈條。開展廢塑料進口及加工利用企業專項稽查,重點檢查倒賣證件、倒賣貨物、企業資質不符等問題。建立完善查獲到的非法偷運走私固體廢物處理機制。(省海防打私辦牽頭,省公安廳、環境保護廳、工商局和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東檢驗檢疫局等參與)
六、加強固體廢物管理能力建設
?。ǘ┩晟乒腆w廢物環境管理體系。構建省、市、縣三級固體廢物管理體系,完善固體廢物監管制度,加強省級及深圳、韶關、湛江、汕尾、云浮等市固體廢物監管能力建設,明確監管人員,落實監管經費、裝備,強化監管人員業務培訓。組織開展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經營單位等企業相關管理和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整改不達標企業,到2020年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和經營企業規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分別達到90%和95%以上。加強全省危險廢物鑒別能力建設,形成較全面的危險廢物鑒別和檢測體系。(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科技廳等參與)
?。ǘ唬┨嵘腆w廢物管理信息化水平。將工業固體廢物申報登記納入廣東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平臺,完善申報登記、審核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完善危險廢物管理系統,開發視頻監控、定位跟蹤、手機客戶端(APP)等功能,提高監管的有效性。依托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平臺,建立企業網上報告數據質量抽查核查工作機制,對拒報、瞞報、謊報、漏報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公安廳、交通運輸廳等參與)
(二十二)提升固體廢物風險防控能力。組織開展廢棄危險化學品風險點、危險源排查管控,建立風險點、危險源數據庫和電子圖,完善風險源分級防控制度,夯實風險防控基礎,建立風險防控體系。組織開展尾礦庫、廢石場、煤矸石場和冶煉廢渣場等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推進隱患治理和防控。依托危險廢物重點處置單位,建立區域環境應急處置網絡,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公安廳、國土資源廳、交通運輸廳、安全監管局等參與)
七、完善固體廢物管理機制政策
?。ǘ┙∪腆w廢物法規標準。根據固體廢物管理的新要求,積極推進《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修訂工作,建立健全危險廢物電子聯單等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完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行業地方標準規范體系,逐步淘汰不符合行業標準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質監局、法制辦等參與)
(二十四)完善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經濟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的經濟政策,加大對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和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推進市政工程優先使用綠色再生建材產品。積極探索固體廢物合法轉移處置的生態補償機制,由固體廢物輸出地承擔補償主體責任,推動實現固體廢物處置利用設施的跨地區共建共享。(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環境保護廳、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參與)
?。ǘ澹┨剿鞴腆w廢物處置設施第三方監管。試點開展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的第三方監管服務,加大對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單位的現場監管,探索第三方專業機構駐點監管模式,重點監督固體廢物運輸、處理過程及污染物排放的達標情況,嚴格把好固體廢物末端處置關口,嚴防二次污染。完善處理設施的環境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第三方監管標準,提高處理處置設施運營管理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提升監管的效率和專業化程度。(省環境保護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
(二十六)建設危險廢物交易網絡。建立廣東省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交易平臺,配套相應管理辦法,按照自主參與、公平競價、公開交易的原則,促進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和處置單位之間信息交換和廢物交易,提高危險廢物安全處理處置效率。(省環境保護廳負責)
(二十七)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各職能部門要依法公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信息,保障社會公眾知情權和參與權,加大宣傳教育引導力度,主動積極化解固體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鄰避效應”。新建、改建、擴建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應按照國家和省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和公眾參與。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應依法向社會定期公布固體廢物的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和達標情況等信息。強化社會監督,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公眾依法參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社會監督。(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參與)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