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9 15:55
來源:生態環境部官微
圍繞農業農村的污染治理,近年來生態環境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是強化飲用水源保護,保障農村的飲水安全。三是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四是加大環境執法監管的力度,防止污染向農村轉移。截止2017年底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農村環保專項資金435億,完成13.8萬個村環境綜合整治,整治后的村莊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近2億農村人口受益。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環境保護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和農民期盼還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整治重點和政策措施,做到按圖施工,掛圖作戰,確保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三年時間明顯見效。
二是配合有關部門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指導各地緊密結合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的實施,確保到2020年實現新增完成13萬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目標任務。
三是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監督指導的力度,堅持疏堵結合、以堵促疏,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和綠色發展,實現農業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
四是加強農村環境執法監管,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防止工業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切實維護農民群眾權益,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
北京大氣污染治理處于“戰略相持階段”
人民日報: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于污水處理廠的,前幾天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17年國控污染源超標情況,里面很多違規企業是污水處理廠,本應該是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廠成了污染源,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該如何解決。第二個問題關于空氣質量的,前幾天生態環境部公布了3月空氣質量,PM2.5濃度反彈,今年以來又發生污染天氣,我想問一下原因在哪里,該如何解決,謝謝。
張波:您這個問題也給我們兩位提出一點小挑戰,我們需要打通水和氣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我回答前半段的問題,水上的問題。你剛才講到污水處理廠超標比較高,實際是運營管理不正常的問題,運營管理不正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現在看來正常的城市污水處理難度并不大,尤其常規指標達標排放難度不大。
有些地方運行經費不落實,這就出現了建設難、運營難的問題。建設難、運營難的背后是一些地方財政比較困難、地方債務比較高,但更重要的是國家已經給了一些經濟政策沒落實到位,沒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在一些地方調研的時候就發現本來財政比較困難,結果污水處理費經濟政策還沒有落實到位。
污水處理費在地方是跟自來水費一塊征收的,所以自來水廠能管到的供水,征收污水處理費是沒有問題的,基本上是足額繳納。但是還有一部分水是從地下水自備水井取的,這部分的管理在一些地方比較薄弱,用了水之后污水處理費收不上來,有些地方地下水的比例還蠻大的,能占到一半左右。所以這就使得政府收不上錢來,污水處理廠污水量上來了,但是污水處理費收不上來,得不到必要污水處理費,久而久之,可想而知運營單位也是很難持續的支撐下去的。
那么這里的問題關鍵在于政府要更好的發揮作用,要規范各類水資源的管理,該收的費用要足額繳納,這樣即使是財政困難的地方也能夠支撐污水廠的運營管理費用,這是一個問題,也是比較常見的問題。
第二個是污水廠污水收集范圍內可能有一些工業企業,當然這些工業企業我們是要求它進入園區的,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有些工業企業就在城區。所以污水處理的相當一部分是工業廢水,那么工業企業我們的要求是按照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必須先運行預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廠接納的水平之后才可以入網。這里就有一個監督管理的問題。
首先工業企業和城市污水廠要簽訂委托處理合同,按照委托處理合同確定的額度環保部門要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監督,工業企業達標了,污水廠超標責任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工業企業入網的水超標了,那責任在工業企業,分清楚這樣的責任,加強監管。由于這里有一個工業企業不是直排,是通過污水處理廠排放,使得責任關系有時候變得比較復雜,所以各地的環保部門一定要會同住建部門明晰工業企業和城市污水廠的責任,按照委托處理合同所規定的數值和國家有關規定嚴格依法監管。當然,對污水廠本身也要加強監督,對污水廠的撥款應當按照水質水量違規,不達標的不能給污水費了,監督管理能到位的話,您剛才說的問題能得到較好的解決,謝謝你。
劉友賓:第二個問題是關于大氣環境治理。大氣環境質量是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今天是一次污染過程,大家也感覺到了污染程度應該說比過去要輕得多,這也是大家普遍的感受。那么3月份雖然有些污染的天數,但是明顯污染的峰值在降低,所以大家感受到的強烈程度比原來有所緩解。這個問題有這么幾點。
第一,大氣十條實施以來,通過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環境質量改善給人民群眾帶來真正的獲得感。
第二,要看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還受很多因素影響。大氣污染防治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可能分三個階段,就是開始的敵強我弱階段,這個階段我們雖然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成效一時顯現不出來,這時候需要堅定信心,持之以恒。
第二個階段處于戰略相持,這個階段非常艱難困苦,我們的工作不斷有成效,但是離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望仍然有差距,而且空氣質量還會受到溫度、氣象條件影響,特別是在氣象條件不利的時候,空氣質量狀況就會有波折、波動。
第三個階段是通過更多的努力,我們能更好地擺脫氣象條件的限制或約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能取得更高階段的勝利。
根據北京市的情況來看,專家們認為目前這個階段應該是屬于戰略相持階段,已經初步告別了敵強我弱的階段,但還沒有達到完全擺脫自然條件約束的境界,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過去幾年的數據表明,北京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持續改善,但是波動還是比較明顯的。
2013-2017年,北京市1-3月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24、114、93、69、84微克/立方米,平均為97微克/立方米,2018年1-3月平均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1%;3月份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07、96、87、93、63微克/立方米,平均為90微克/立方米。2018年3月PM2.5平均濃度為88微克/立方米,基本處于過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