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3 13:18
來源:國務院
(七)繼續破除無效供給。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等法規標準,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今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加大“僵尸企業”破產清算和重整力度,做好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減少無效供給要抓出新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全國總工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后減證,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企業開辦時間再壓減一半。大幅縮短商標注冊周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決不允許假冒偽劣滋生蔓延,決不允許執法者吃拿卡要。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動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積極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推廣“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加強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推進辦事材料的目錄化、標準化、電子化,開展在線填報、在線提交、在線審查。加快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統籌服務資源,統一服務標準,切實解決企業群眾辦事“多跑腿”等問題。加強宣傳推廣和引導,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社會認知度和群眾認同感。大力推進綜合執法機構機制改革,著力解決多頭多層重復執法問題。加快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打通信息孤島。清理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各類證明,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優化營商環境要破障礙、去煩苛、筑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審改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司法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改革完善增值稅制度,按照三檔并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范圍。大幅提高企業新購入儀器設備稅前扣除上限。實施企業境外所得綜合抵免政策。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范圍。繼續實施企業重組土地增值稅、契稅等到期優惠政策。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財政部、稅務總局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調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準。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加大中介服務收費清理整頓力度。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不合理的堅決取消,過高的堅決降下來,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十一)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啟動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鼓勵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加強霧霾治理研究,推進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科研項目績效評價要加快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采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有悖于激勵創新的陳規舊章,要抓緊修改廢止;有礙于釋放創新活力的繁文縟節,要下決心砍掉。(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牽頭,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中科院、工程院、中國科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推進“雙創”示范基地建設,鼓勵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開放創新資源,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工商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稅務總局、證監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推動人力資源自由有序流動,支持企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勵,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拓寬外國人才來華綠色通道。集眾智匯眾力,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技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全國總工會、中國科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
(十四)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制定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改革試點,賦予更多自主權。繼續推進國有企業優化重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持續瘦身健體,提升主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制度。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創新,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司法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人民銀行、審計署、國家統計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