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06 14:12
來源:咸陽市政府
灰土類,包括灰土、磚、瓦、煤灰、花盆、陶瓷制品、玻璃纖維制品等;
其他廢物,包括衛生紙、衛生巾、面巾紙、餐巾紙、紙尿褲、濕紙巾、煙頭等被污染的紙類、塑料制品和紡織物等。
(二)分類方式。
以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社區組織、住戶落實的方式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
1、分類投放:按照分類類別,在機關單位、學校、企業等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機構和分類小區設立垃圾分類收集點;在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初期,安排垃圾分類投放指導人員,對垃圾分類投放行為進行指導。有害垃圾需按燈管類、家用化學品、電池類三個品種進行詳細分類投放。
2、分類運輸:對生活垃圾收集站點等進行分類改造,以適應和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要求,配備滿足垃圾分類清運需求、密封性好、標志明顯、節能環保的專用收運車輛,采用“車載桶裝”等收運方式,有效避免垃圾分類投放后重新混合收運。
3、分類處理:可回收物分類收集后進入廢品回收體系循環利用;有害垃圾暫存達到一定數量后交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企業處理;其他垃圾進入傳統生活垃圾物流體系,運至生活垃圾終端處理場所處置,探索終端機械自動分選、資源化利用、全量化處理技術,對其他垃圾進行細分類處理和循環利用。
三、實施范圍及步驟
(一)實施范圍和主體。
在咸陽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公共機構、相關企業為主,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選擇試點小區逐步引導社區居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上述區域內的以下主體,負責對其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我市分類標準及方式實施。
1、公共機構。包括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
2、相關企業。包括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
3、試點小區。包括居民小區、單位家屬院、社區服務機構等。以秦都區彩虹小區北生活區、中華小區、金泰絲路小區,渭城區長慶石化小區等4個試點小區為基礎,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擴大試點小區覆蓋范圍。
(二)工作步驟
1、試點階段(2018年)。
(1)編制我市城區2018年-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規劃,統籌部署城市規劃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按照國家和省級相關要求,以有害垃圾分類工作為重點,制定城區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措施。
(3)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以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為試點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及時總結試點經驗,為擴大試點范圍奠定堅實基礎。
(4)廣泛宣傳動員。利用網絡、電視、報刊、宣傳品等載體,發動環保志愿者和社會各界力量,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強化市民分類意識。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和居民社區,自行組織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培訓和知識培訓。
(5)銜接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市城建局、市商務局配合,以現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為基礎,建立和規范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網格體系。
(6)確定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試點單位。根據前期試點工作開展情況,確定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的公共機構和居民小區,開展試點工作,對推進落實較好、代表性較強的,授予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小區)稱號。
(7)規范有害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城區每個街道辦選擇5個小區開展有害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重點研究有害垃圾分類收集、貯存、運輸等環節的銜接工作。
(8)開展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啟動城區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項目及其配套收運系統,對餐廚垃圾實施分類收運處理。
(9)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備。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引入專業企業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運輸過程管理和設施建設。完成試點區域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獨立收運體系建設,同步配套專用收集車輛及工作人員。
(10)啟動生活垃圾終端分類處置設施建設,探索建立集機械分選、分類處置、資源化利用和全量化處理于一體的城市生活垃圾(其他垃圾)處置利用基地。
2、推廣階段(2019年底)
(1)完善支持政策,嚴格落實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規范專業服務企業生活垃圾分類過程監督管理。
(2)根據試點成果,逐步擴大示范小區、示范單位范圍,同步完善試點區域范圍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設施。
(3)按照實施主體劃分,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宣傳、業務人員培訓等。
(4)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定期檢查試點單位(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推進落實情況,并進行評價和通報。
3、鞏固階段(2020年)
(1)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相關規章、標準、制度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2)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全部實現強制分類,城市公共空間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全覆蓋,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覆蓋率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3)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利用、無害化處置的無縫銜接,緩解生態環境壓力,降低“鄰避”效應和社會穩定風險。
(4)全面總結階段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經驗,科學制定下階段生活垃圾分類規劃、方案。
四、組織領導
(一)組織機構
成立咸陽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相關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及貫徹落實。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劉印生 市委常委、副市長
副組長:王 寧 市政府副秘書長
申海民 市城建局局長
成 員:徐國健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
王小練 市發改委副主任
丁收衛 市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長
張維護 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支隊支隊長
方晨斌 市質監局副局長
趙志榮 市財政局副局長
王志剛 市國土局副調研員
張云霞 市旅游發展和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
薛 揚 市環保局總工程師
陳光鋒 市住建局副局長
蒙 群 市城建局副局長
郝志煜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