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保部:強化環評事中事后監管 智慧環評監管

時間:2018-02-08 15:39

來源:環保部網站

【附】

關于強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改革的有關要求,各級環保部門持續推進環境影響評價(以下簡稱環評)制度改革,在簡化、下放、取消環評相關行政許可事項的同時,強化環評事中事后監管,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是,一些地方觀念轉變不到位,仍然存在“重審批、輕監管”“重事前、輕事中事后”現象;一些地方編造數據、弄虛作假的環評文件時常出現;一些地方環評事中事后監管機制不落地,環評“剛性”約束不強。為切實保障環評制度效力,現就強化建設項目環評事中事后監管,提出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構建綜合監管體系。各級環保部門要按照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總體要求,以問題為導向,以提升環評效力為目標,堅持明確責任、協同監管、公開透明、誠信約束的原則,完善項目環評審批、技術評估、建設單位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以及環評單位從業等各環節的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機制,加快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公眾參與的綜合監管體系,確保環評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作用有效發揮。

(二)完善監管內容。加強事中監管,對環保部門要重點檢查其環評審批行為和審批程序合法性、審批結果合規性;對技術評估機構要重點檢查其技術評估能力、獨立對環評文件進行技術評估并依法依規提出評估意見情況,是否存在亂收費行為;對環評單位要重點監督其是否依法依規開展作業,確保環評文件的數據資料真實、分析方法正確、結論科學可信;對建設單位要重點監督其依法依規履行環評程序、開展公眾參與情況。加強事后監管,對環保部門要重點檢查其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監督檢查情況;對環評單位要重點開展環評文件質量抽查復核;對建設單位要重點監督落實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在項目設計、施工、驗收、投入生產或使用中落實環境保護“三同時”及各項環境管理規定情況。

(三)明確監管責任。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各級環評審批部門在日常管理中負責對環評“放管服”事項和技術評估機構、環評單位從業情況進行檢查。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級環境監察執法、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部門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建設單位環境保護“三同時”要求落實情況的檢查。環境保護部和省級環保部門要充分運用環境保護督察等工作機制,對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落實環評制度情況開展監督。

二、做好監管保障

(四)依法開展環評制度改革。鼓勵地方在強化環評源頭預防作用的原則下,“于法有據”地出臺環評“放管服”有關改革措施。上級環保部門對下級環保部門環評改革措施的依法合規性進行督導,對可能出現的偏差及時要求糾正,保證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前行。下放環評審批權限,應綜合評估承接部門的承接能力、承接條件,審慎下放石化化工、有色、鋼鐵、造紙等環境影響大、環境風險高項目的環評審批權,并對承接部門的審批程序、審批結果進行監督,確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五)架構并嚴守“三線一單”。設區的市級及以上環保部門要根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簡稱“三線一單”)環境管控要求,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效率等方面提出優布局、調結構、控規模、保功能等調控策略及導向性的環境治理要求,制定區域、行業環境準入限制或禁止條件。各級環保部門在環評審批中,應按照《關于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環評〔2016〕150號)要求,建立“三掛鉤”機制(項目環評審批與規劃環評、現有項目環境管理、區域環境質量聯動機制),強化“三線一單”硬約束,項目環評審批不得突破變通、降低標準。

(六)實施清單式管理。落實分類管理,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的編制應符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要求,不得擅自更改和降低環評文件類別。嚴格分級審批,各級環保部門開展環評審批應符合《環境保護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和各省依法制定的環評文件分級審批規定;下放調整審批權限應履行法定程序,對下放的環評審批事項,上級環保部門不得隨意上收;環評文件委托審批應依法開展,委托審批的環保部門對委托審批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環境保護部分行業制定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原則和重大變動界定清單。鼓勵省級環保部門依法依規制定本行政區內其他行業的環評文件審批原則。地方各級環保部門應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和重大變動界定要求,統一建設項目環評管理尺度。

(七)做好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各級環保部門要將排污許可證作為落實固定污染源環評文件審批要求的重要保障,嚴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審查,結合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和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核定建設項目的產排污環節、污染物種類及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等基本信息;依據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質量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按照污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環評要素導則等,嚴格核定排放口數量、位置以及每個排放口的污染物種類、允許排放濃度和允許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自行監測計劃等與污染物排放相關的主要內容。建設項目發生實際排污行為之前應獲得排污許可證,建設項目無證排污或不按證排污的,根據環境保護設施驗收條件有關規定,建設單位不得出具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合格意見。

三、創新監管方式

(八)運用大數據進行監管。環境保護部建設全國統一的環評申報系統、環境保護驗收系統,并與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系統、排污許可管理系統、環境執法系統進行整合,統一納入“智慧環評”綜合監管平臺。強化環評相關數據采集和關聯集成,制定環評監管預警指標體系,增強面向監管的數據可用性,建立源頭異常發現、過程問題識別、違法懲戒推送的智能模型,實現監管信息智能推送、監管業務智能觸發。各級環保部門要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實施智能、精準、高效的環評事中事后監管。

編輯:徐冰冰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