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05 09:31
來源:環保部
第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動員”“大培訓”“大調研”“大討論”“大宣傳”活動。制定環境保護部黨組貫徹落實中央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若干規定的意見。建立基層黨組織按期換屆提醒督促機制,推動各部門各單位“三會一課”規范化。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表彰,創新“一圖一故事”宣傳。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制定環境保護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的實施辦法。開展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回頭看”,對發現問題建立臺賬、按月調度,確保整改到位。全面加強紀律建設,積極運用“四種形態”,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
李干杰強調,2017年環保工作取得的重要進展,為過去五年環保工作成就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成就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是歷任部領導班子接續奮斗的結果,是全國環保系統狠抓落實的結果。
李干杰說,回顧過去五年生態環境保護實踐,有以下體會。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英明決策,為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實踐動力和根本保障。二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協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逐漸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全面支撐。三是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形成多手段統籌運用的工作合力和聯動效應,有力提高了環境治理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四是嚴格執法督察問責,在持續深化中央環保督察的同時,探索形成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模式,有力推動了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五是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積極主動、有力有效,為推進工作創造了良好社會氛圍。六是環保系統干部職工堅守科學精神、協作精神、犧牲精神,履職盡責、迎難而上、不舍晝夜、全力拼搏,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李干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沒有退路。總體上看,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仍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短板,仍是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環境污染依然嚴重,環境壓力居高不下,環境治理體系基礎仍很薄弱。同時,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是長期形成的,現在到了有條件不破壞、有能力修復的階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面臨難得機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親力親為,走到哪里,就把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切和叮囑講到哪里,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政治保障;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的群眾基礎更加堅實;我國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和高質量發展階段,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為改善生態環境創造了有利的宏觀經濟環境;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年的不斷發展與積累,為解決當前的環境問題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質、技術和人才基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紅利正在逐步釋放,為生態環境保護增添強大動力。
李干杰強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是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也要在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等方面,扎扎實實打幾場富有成效的殲滅戰。一要實現三大目標,確保生態文明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綠色低碳循環水平大幅提升。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初步考慮是,到2020年,全國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降低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全國地表水I—III類水體比例達到70%以上;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分別達到90%左右、90%以上;生態紅線占比控制在25%左右,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在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和管理體制、激勵約束并舉的制度體系、政府企業公眾共治體系。二要突出三大領域。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以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堅決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狠抓重污染天氣應對。著力開展清水行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入實施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堅決落實《水十條》,扎實推進河長、湖長制實施,有效保障飲用水安全,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殲滅戰,加強江河湖庫和近岸海域水生態保護,全面整治農村環境。扎實推進凈土行動,全面實施《土十條》,強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保障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安全,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置。三要強化三大基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優化產業布局,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優化城市綠色空間。構建完善環境治理體系,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推進環保督察,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推進社會化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國際對話交流與務實合作。
李干杰指出,2018年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意義重大。一要全面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出臺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穩步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加快淘汰燃煤小鍋爐。推動提高鐵路貨運比例,整治柴油貨車超標排放。繼續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啟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強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強化重點區域聯防聯控,開展區域應急聯動。
二要加快水污染防治。推動36個重點城市和長江經濟帶黑臭水體整治,推進地級及以上城市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清理整治。督促相關地方依法編制實施不達標水體限期達標規劃。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督導2.5萬個建制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推進重點河口海灣污染防治。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