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30 14:42
來源:南京市城建委
6.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實施浦口中央公園、九龍湖公園及溧水體育公園等5個中心應急避難場所和古林公園、十三中等33個固定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改造工程。
7.消防站建設。開工建設揚子江隧道消防站,實施鼓樓、生態科技島北部、寧南、雙閘、馬群等一批消防站新建和改造項目。
(四)持續開展精細化建設管理,彰顯城市特色風貌
按照“城市雙修”要求,持續開展城市建設管理精細化行動,統籌好城市地上地下、水下岸上、平面立面等整治工程,促進城市“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品位;高水平實施城市綠化整治提升和背街小巷、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建設,進一步彰顯南京古韻新貌。
1.主城道路環境綜合整治。以架空強弱電管線下地和各類桿線并桿減量、道路病害治理、地下管網改造、綠化提升、沿街立面整治出新為重點,完成應天大街、城西干道、龍蟠中路等16條(20段)主次干道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實施與主次干道關聯、明城墻可視范圍內以及水佐崗、蘭家莊、南湖等9個片區的共124條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整治,完成主城337條街巷市容市貌整治,完成主城36條道路供電管線下地工程,推動整治效果連線成片,著力提升人居環境。
2.廣場及游園綠地建設。新增主城草橋清真寺以南地塊、南衛巷以西地塊等12處游園綠地,提高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完成朝天宮市民廣場、卡子門廣場等10處廣場及游園綠地改造提升工程。
3.河道岸線環境整治。完成外秦淮河(武定門至三汊河口段)沿岸環境整治提升工程,長約12.5公里,挖掘沿河旅游文化資源;加快推進香林寺溝片區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南河風光帶建設,開展外秦淮河沿線(中和橋—上坊門橋段)環境整治及滁河、八百河等一批河道岸線整治提升工程,打造市民濱水休閑空間。
4.公園景區整治提升。加強鐘山風景區規劃建設,實施中山陵景區、玄武湖景區基礎設施改造和環境整治提升;完成雨花臺核心景區景觀提升工程,加快推進紅山森林動物園改造和石頭城遺址公園等工程建設。
5.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建設。實施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玄武段、新堯新城段、南京南站段工程建設,開展秦淮區燕西線—雙龍街段征收拆遷工作,加快推動綠化全線貫通。
6.城市綠化整治提升。結合公園景區、游園綠地建設及外秦淮河沿岸、明城墻沿線、河道等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綠道288公里;沿北京西路、珠江路、江東路等主干道,建設花墻4公里、綠雕5組;基本完成主城萬株楊樹更新改造;實施彩色行道樹、景觀樹更新優化工作;加快推進城市核心道路及節點綠化景觀提升工程。
7.老舊小區整治工程。通過拆除違建、完善基礎設施、維護養護房屋、綠化美化環境,全面完成192個、建筑面積625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整治,并落實長效管理。
8.公廁新改建工程。完成全市城鎮范圍85座公廁新改建任務,進一步加密城區公廁布點,提高現有公廁設施水平,完善服務功能,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9.城市景觀照明提升。實施城西干道、城東干道二期、中央路、中山東路、中山北路、長江路、秦淮河、月牙湖等8處重要交通干道和片區夜景照明提升工程。
10.歷史文化保護。實施光華門以東800米、神策門以西250米及昆侖路干休所搬遷等城墻遺址保護工程;完成中華門甕城北廣場、天山協會舊址、南唐二陵等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完成南京歷史建筑保護名錄公布掛牌,對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建筑開展活化利用。
(五)加強安居保障建設,改善群眾居住條件
堅持民生需求導向,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快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市民住房需求;加大人才安居房建設力度,為吸引和集聚優秀人才營造良好環境;以棚戶區改造為重點,扎實開展城市修補和城市更新,持續改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和老舊城區面貌。
1.保障房建設。全市新開工保障房400萬平方米,竣工300萬平方米。
2.棚戶區改造工程。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全年完成棚戶區改造400萬平方米。
3.培育住房租賃市場。完善三級政府、四級服務網格化管理制度,加強租賃市場監管,推動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通過政府劃撥建設、土地出讓配建、競建,企業自持商品住房出租、改建,個人閑置住房出租等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全年新出讓土地中計劃安排300萬平方米租賃住房,籌集租賃房源100萬平方米。
4.人才安居房建設。根據需求規模和規劃要求,各區(園區)、市級平臺按照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人才安居房建設,全年計劃籌集建設人才安居房100萬平方米。
5.適老住區建設試點示范工程。做好新建適老住區建設和既有住區適老化改造試點示范工作,落實推進新老各一個省級試點示范項目。
(六)加強城市規劃工作,科學引領城市建設
1.規劃編制工作。扎實開展新一輪城市總規修編;加快開展南京都市圈、寧鎮揚一體化等規劃研究,完善江北新區及四個副城規劃體系以及公共設施、交通市政等專項規劃編制;推動一批重要節點城市設計項目;完成一批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村莊規劃。
2.城市基礎測繪。組織開展江南四區管線基礎地理信息整理與補測,全面完成江南四區非公共空間管線探測普查;實施主城范圍地形圖等基礎測繪成果動態更新,建立地理信息數據動態更新機制,實施時空信息大數據及云平臺建設,開展系列測繪標準建設及平臺研發,推動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級發展。
3.“多規合一”工作。完成全市“一張藍圖”和“一個平臺”,開展“多規合一”的管理和應用工作。
四、主要措施
為全面保障2018年城建工作,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將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責任落實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