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24 17:05
來源:寧德市政府
6.建立市場主體信用制度。引入環保“領跑者”制度,培育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先進龍頭企業,引領行業健康發展。把環境治理市場主體信用記錄歸集在企業名下,并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在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門戶網站予以公示,將市場主體信用信息作為實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參考。加強對治理企業交易行為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完善監管體系,定期和不定期地檢查治理企業的環境服務質量,并向社會公布監督檢查結果。對數據弄虛作假、超標排放、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等環境違法行為的失信企業納入“黑名單”管理,依法實行市場禁入及聯合懲戒措施。對誠實守信主體在經營權、投融資政策等方面給予更大支持。引導市場主體加強自律,制定行業公約,建立行業內企業黑紅名單制度,鼓勵行業內企業依法相互監督。
(二)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
1.發揮政府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各縣(市、區)、鄉鎮要將農村污水垃圾治理費用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大財政投入,統籌解決村民繳納保潔費外存在差額的部分。對以縣(市、區)為單位工程包PPP模式,市財政給予所在縣(市、區)每個50萬元前期經費補助。
2.建立農村污水垃圾治理收費制度。堅持“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綜合考慮污染防治形式、經濟社會承受能力、農村居民意愿等因素,合理確定繳費水平和標準。鄉鎮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要開征污水處理費;以行政村為單位采取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議”方式向村民收取污水垃圾處理保潔費用。
3.提供融資增信。加強與財政部PPP基金、省級PPP引導基金的項目對接,降低項目成本,增強社會資本的投資信心,擴大基金對項目投入的規模和力度。根據PPP項目融資需要,合理運用擔保、貼息、保證保險和風險補償等政策,給予PPP項目公司融資支持。積極對接各類保險投資基金和全國社保基金等多渠道資金,擴大PPP項目資金來源渠道。在自主決策、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銀行業機構開展收益權質押融資和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等,為農村污水垃圾項目提供多種融資支持。允許投資企業用項目預期收益權向金融機構質押貸款,用于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地方政府可采取相應增信措施或給予貸款貼息補助。
4.落實土地稅收優惠政策。各縣(市、區)政府要優先保障農村污水垃圾等設施建設用地,簡化土地使用審批手續,符合《劃撥地用地目錄》的建設用地,由建設單位提出申請,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后,可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納稅人提供污水處理勞務、垃圾處理勞務且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可以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70%的稅收優惠政策。
四、強化實施保障
(一)落實責任。落實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屬地管理責任,各級政府特別是縣(市、區)政府,要切實履行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屬地管理責任,加大治理資金投入,完善投資運營機制,規范市場秩序,吸引各類市場主體進入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市場,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
(二)加強統籌協調。各級政府要建立統籌協議聯動機制,按照職責分工,統籌研究制定促進市場主體發育的政策措施,切實推進市場主體培育發展有關工作。各地要結合本區域特點制定年度工作方案,落實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市場主體培育。
(三)強化督查考核。嚴格落實環保黨政同責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將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和市場主體培育目標實現情況納入“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強化PPP工程包或購買服務模式推進農村污水垃圾治理設施建設、長效運營、政策引導、保障措施的量化考核,有關督查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并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四)加強宣傳引導。加強政策宣傳解讀,讓農村環境治理市場主體了解參與方式、運營方式、盈利模式、投資回報等相關政策,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充分調動社會投資積極性。加大推介宣傳力度,依托PPP項目推介會、政府招商洽談會,大力宣傳推介農村污水垃圾治理PPP項目,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充分發揮新聞媒體、民間組織和舉報電話的監督作用,宣傳報道先進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推動市場主體履行農村污水垃圾治理約定責任。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