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04 16:0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安志霞
本文僅從單一維度——地理位置論目前環衛市場的兩大巨頭,僑銀與北控;僑銀盤踞南方,而北控耕織北方,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形象地比喻為“環衛江湖的南僑銀、北北控”。在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薛濤的帶領下,本期環保PPP項目調研及企業調研開啟。環衛PPP實地調研團隊先后走訪北控城市服務總部及河間項目、僑銀環保總部及僑銀環保廣州周邊項目地,上篇為僑銀篇,已于前不久發布,此篇為下篇——北控篇。
在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薛濤的帶領下,本期環保PPP項目調研及企業調研開啟。環衛PPP實地調研團隊先后走訪北控城市服務總部及河間項目、僑銀環保總部及僑銀環保廣州周邊項目地,成果以項目調研形式予以發布并分為上下篇。上篇為僑銀篇,已于前不久發布(詳情請點擊:【項目調研】環衛江湖的“南僑銀、北北控”(上篇)),此篇為下篇——北控篇。環保PPP項目調研系列將持續進行,歡迎企業關注。
環衛:鄰家有女初長成
伴隨環保行業熱潮涌動,上市公司估值屢創新高,業內外不斷觀望并找尋供排水、生活垃圾焚燒熱潮之后,下一個值得環保行業深耕至少十年周期的環保分支是哪個?
目前,環衛因其輕資產特征、納入政府財政預算而現金流穩定,不斷受到資本市場追捧,公司融資相對較容易,團隊優、業務模式好、歷史業績佳的企業紛紛被爭搶。而從行業發展趨勢看,環衛正處于從政府采購服務向PPP轉變期;除東南西北地理性差異外,不同的基因造就了企業在搶灘環衛市場時,使用十八般武藝齊上陣的局面,環衛企業的發展各有優勢、各具千秋,他們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環衛行業的百花齊放并加速推進環衛的市場化進程;在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端,環衛行業“鄰家有女初長成”,優秀環衛企業不斷被看到、不斷被識別,環衛行業有望成為繼市政供排水、生活垃圾焚燒之后環保行業升起的另外一只主力軍。E20數據中心將持續觀察與跟蹤,并將以PPP項目實地調研、數據排行、市場化報告形式對環衛市場化進行解析。
面對不斷升溫并趨于炙熱化的環衛市場,暫且不論滿天飛的行業市場規模預測與政策解讀,也暫且不談環保門戶網站不斷追蹤環衛信息及分析報道,也不表多家研究分析機構的企業陣列歸類分析。本文僅從單一維度——地理位置論目前環衛市場的兩大巨頭,僑銀與北控;僑銀盤踞南方,而北控耕織北方,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形象地比喻為“環衛江湖的南僑銀、北北控”。此次北北控之旅在薛濤帶領下圓滿完成。
北控城市服務的緣起
北控城市服務成立于2015年,公司自成立之初即致力于環境衛生領域的項目投資與運營,目前已投資運營的環衛市場化項目遍及全國20余個省市,業務覆蓋垃圾分類、綜合保潔、垃圾收運和垃圾處理各環節。截至目前,公司已由單一的環衛項目投資運營商向城市綜合服務商轉型。
業務拓展模式雙輪驅動之:收并購模式
企業拓展業務有兩種模式——內增式拓展與外延式并購,北控城市服務亦如此。北控集團早些年亦開始積極籌劃布局環衛板塊,早于外界所熟知的時間(2015年也即公司成立時)。北控城市服務在起步之初,期望借助收并購全國性平臺公司快速占領市場。然而,由于收并購面臨諸多阻力及多種原因,北控城市服務未能快速實現收購全國性平臺公司的計劃。2016年北控城市服務轉變收購標的屬性,轉而以地方平臺性公司為并購標的,收購計劃在2017年落地生根,除收購北京一家環衛企業之外,還與北控濱南(重慶)城市綜合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控濱南”)正式簽署股權合作協議,北控濱南在重慶、云南、四川、山西、湖南均有涉獵環衛業務,且以重慶項目居多。
業務拓展模式雙輪驅動之:“系統性、集團軍”作戰模式
在環衛市場早春階段,環衛項目分標段招標現象嚴重。根據E20數據中心項目數據庫分析可知,在已中標環衛項目中,分標段最多的項目標段數高達26。面對目前的行業發展背景,不同企業的圈地方式不盡相同,北控城市服務不以碎片化的環衛項目為業務開拓主方向,選擇放棄以街道為單位的環衛投標模式;如果以區域劃分為單位,則北控城市服務的環衛市場戰略基本以縣為最小單位,借此開展系統性全攬服務。
除此之外,北控城市服務不提倡行業低價競爭;公司依托集團優勢采取集團軍聯合作戰模式:環衛項目成功打入某城市后,也會在未來攜帶污水、環保裝備等,反之亦然;北控集團的整體發展是北控城市服務環衛發展的堅強后盾。公司亦在筑好巢引得“鳳凰”來,意圖吸引更多人才入駐進而構建人才儲備以拓展并消化環衛業務。
河間環衛示范項目:增強品牌輻射力
北控環衛河間項目為財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項目。河間市現有垃圾中轉站的基礎設施改造和除臭系統建設及公廁改造;項目的運營維護內容主要包括合同約定范圍內的主次干道、慢車道、輔道、道路綠化分車帶和廣場綠地的清掃保潔,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公廁的運營管理等。
該項目為典型的環衛道路清掃保潔收運帶后端填埋場處置一體化的模式,各個服務單元界面比較清晰;河間為河北滄州下轄縣級市,該環衛服務采取ROT(改建—運營—移交)運作方式及垃圾填埋場TOT(轉讓—運營—移交)模式運作,可盤活當地政府存量資產,提高環衛服務作業水平,實現市場化可持續融資、緩解財政直接投資的壓力;在全國環衛市場下沉趨勢下,為地方環衛市場化操作提供行業借鑒與參考意義。
城市園藝:未來環衛業務的價值增長點
目前環衛行業競爭者眾,且出身各不同:固廢領域前向一體化布局、傳統環衛企業、地方公建公營B方陣、綠化保潔服務延伸、A方陣投資運營企業業務轉型。其中,綠化保潔服務延伸企業或起家于市政園林綠化、或起家于物業保潔服務(帶綠化清理等),這些企業借助與環衛端口的接壤不斷拓展布局環衛業務,并在環衛市場化風口來臨之時實現突破性發展。而北控城市服務則另辟蹊徑,計劃借助北控多年積累的品牌優勢,在已有環衛項目基礎上積極疊加城市園藝綠化,在實現公司業務增值同時提升城市整體環境水平。
環衛的“磨”性:規模越大責任越重
環衛機械化清掃尚不充分、城市便道與偏遠區居多的背景造就了中國環衛行業的人力密集型屬性,倘若有一家企業有意拓展環衛,卻又不知道如何妥善管理環衛隊伍,可以與北控城市服務董事長崔健聊一聊。在崔健看來,受制于環衛工人身體條件、作業條件限制,環衛工人的人身安危需要時刻裝在企業領導者心中,環衛業務規模越大責任越重,如何帶好日益龐大的環衛隊伍需要極其強大的管理能力。崔健還認為,當環衛工人整體作業水平實現提升、多個全域能手作業梯隊(水面陸地兩棲作戰)出現、工人攜帶專業化工具開展作業時,環衛行業將會實現更加良性的發展。
環衛市場化初期的行業開拓者將如何引領行業實現健康發展,E20將會保持持續關注。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