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20 15:32
來源:宇墨Umore
作者:王亞飛
據宇墨咨詢統計,截止10月底,2017年A股上市環保企業有7家,港股上市的環保企業有4家。新三板掛牌的環保企業有70家(此處不包含節能環保類企業),其中從事固廢處置企業有16家,主營水務板塊的企業仍然是大頭,共計44家,大氣處置領域的企業有6家,修復類企業2家,監測類企業1家。2017年開始,證監會表示將力爭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大力支持符合政策及上市條件的相關環保企業上市融資,因此IPO的疏通渠道使得有實力邁上此臺階的環保企業對新三板掛牌的興趣下降,相比去年的新三板掛牌熱,本年度每個月份新三板掛牌的環保企業數量比去年都有明顯減少。
中小環保企業聚集地-長三角、珠三角
正如宇墨《中國環境產業企業發展報告》白皮書所指出的那樣,北京為環保上市公司最為集中的地區,由于環保領軍企業多有國資背景,因而這類“中字頭”“國字頭”企業多集中在北京,而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則集結了以新三板為代表的中小環保企業群體。如宇墨統計數據,2017年前十個月新掛牌的環保企業仍集中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華東區域和華南區域。目前,全國范圍內在廣東和浙江兩地掛牌的新三板企業最多。截至10月底,2017年所有新掛牌的環保企業總資產平均值為1.87億元,其中在浙江掛牌的企業總資產平均值為2.38億元遠高于全國水平,這主要歸功于提供自來水供水服務的運營類企業浣江水務,單該家企業的總資產已達到18.89億元,而廣東掛牌的企業總資產平均值則為1.40億元。
快速發展期的固廢領域環保企業
近幾年登陸新三板的環保企業,仍以水處理相關的公司居多,在新掛牌的新三板環保企業中,固廢領域的企業平均總資產為1億元,而水務行業的企業的平均總資產高達2.22億元,可見水處理行業一直以來都占據著巨大的市場份額。雖然國內環保企業大多數仍集中在水處理領域,但一些大的成熟型上市環保公司在發展主營業務的同時,開始借助企業平臺優勢不斷在固廢領域加碼,如東方園林和碧水源等對危廢領域的布局,上市公司菲達環保和永清環保這類大氣處置企業開始進軍工業固廢處置領域,以及新三板大氣處置企業琪玥環保開始逐步將主營業務變為工業危廢處置。但是,固廢相關領域的企業崛起是否會給水處理領域帶來沖擊仍有待觀察。大企業的跨界進入也對一些中小固廢處置企業的市場造成威脅,而這些中小企業要么借助技術或地域等優勢被大型企業收購,要么在不斷發展壯大規模的時候轉戰IPO以求獲得更好的融資機會。宇墨咨詢選取幾家有看點的新掛牌的新三板企業為大家一一分析,在細分領域精準定位或為這些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機遇。
環衛服務業市場化轉型-左岸環境、裕峰環境
左岸環境這家企業主營業務為環衛清掃以及綠化養護等,2016年其在環衛清掃方面的營業占比較2015年提升了10%,在2016年12月底將企業名稱由重慶左岸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變更為重慶左岸環境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裕峰環境2016年較2015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為49.8%。這家企業正逐步將主營業務由物業管理、保潔服務(含河道疏浚、道路保潔等)變更為市政垃圾經營性收運服務、工業垃圾、建筑垃圾清運服務,此外該企業一般經營項目還包含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處理等。
目前隨著我國環衛服務的市場化推進,我國環境衛生管理業也迎來了發展的契機,兩家企業都逐漸將業務向環衛領域傾斜,但是在該領域不斷深耕的過程中,企業也繼續發展別的一般經營性項目,以更好面對該行業可能面臨的諸多風險,如環衛工人勞動用工風險、政策依賴風險、市場競爭風險以及所依賴項目的政府財政情況對企業營收的影響。此外2017年7月,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出臺文件,明確提出污水、垃圾處理領域全面采用PPP模式,PPP模式將垃圾處理領域向上游環衛領域延伸,企業上市后在PPP項目中才會有拿單優勢。目前國內的環衛市場化率還不高,政府下屬的企業在市政廢物管理市場中的影響較大,之后需要借助PPP模式來推動環衛市場化。且目前初期的環衛行業技術含量、準入門檻相對較低,但隨著如僑銀環保這類大的平臺企業跨界進入,環衛產業目前也在逐步整合,而這兩家新三板環衛企業或將通過此次掛牌獲得資本扶持,逐步向產業鏈終端滲透。
利潤最高的危廢領域-新榮昌、瀚洋環保、華旭環保
新榮昌主營業務為危險廢物處理和銷售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產品,該企業是這些固廢類環保企業中利潤最高的企業,企業2016年較2015年的利潤翻倍增長,2016年底企業利潤為3500萬元。該企業供應商范圍廣泛,客戶覆蓋范圍多樣,企業在這方面不像一般的中小企業過于依賴幾個客戶,反而更利于企業未來的發展。
瀚洋環保本來主營業務為醫療廢物回收,企業于2015年收購了一家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的公司,之后企業將回收的廢物進行加工處理變成硫酸銅、粗銅粉和海綿銅等產品。瀚洋環保是長沙市指定的醫療廢物治理服務提供商,長沙行政區劃內所有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均由該企業回收處理,其在當地處于獨家壟斷地位。由此該企業在2016年前五個月的營業收入已達到3329.51萬元,趕超2015一年的營業收入,同時企業凈利潤從2015年的50多萬變成了16年的1247.3萬元。
同樣處理危廢的華旭環保于2013年成立,僅用4年時間就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主營業務較為細分,是江蘇省唯一具備PTA污泥處置和利用資質的服務商,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銷售集中度較高,處置危廢的種類較為受限,一旦來自上游客戶的廢物量減少,華旭環保將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
資源回收處理領域的困局-昱祥股份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