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15 09:19
來源:高能環境
土壤修復一直以來是世界性的難題,蘇州市土地儲備中心在組織蘇州溶劑廠污染修復項目的過程中,招標選擇了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能環境”)。高能環境通過引進國外技術,組織研發了土壤修復的主要核心設備,這套治理的體系和修復設備不僅為蘇州土壤修復提供了高效的辦法,同時也為各地土壤修復探索了寶貴經驗。
篩選修復技術 優化修復路線
蘇化一期項目占地面積約46000m2。2012年4月起,蘇州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受土地儲備中心的委托先后對該地塊進行了污染狀況的初步調查、詳細調查及風險評估。調查結果顯示,場地內的污染物主要為苯、氯苯、石油烴等污染,最大超標81.8倍,污染深度達-18m,污染面積約18000m2,污染土壤量約280000m3。
為了篩選修復技術、優化修復工藝路線,土地儲備中心于2013年9月進行了中試招標,從17家單位中優選出3家單位進行現場中試。在中試的基礎上,由中國科技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根據中試的結果,對修復技術方案進行篩選、比較和制定,最終選定了速度快、污染物去除徹底、二次污染小的原位熱脫附技術作為主要治理技術。整個場地的規劃用途還沒確定,鑒于場地北面的安置房已建成,經國內權威專家的反復研究論證,修復目標采用最為嚴格的居住用地標準作為修復治理目標,即修復后土壤中的苯濃度低于目標值0.15mg/kg、氯苯濃度低于2.0mg/kg,地下水中苯濃度低于0.1mg/L。土地儲備中心于2016年4月對一期項目進行了招標,14家單位參與了競標,最終高能環境成功中標這一項目的修復治理工作,中標價為2.58億元,并采用原位電加熱熱脫附技術。
組織科研攻關 研發修復設備
2016年6月,修復實施單位高能環境組建了一支由50個人組成的經驗豐富的項目實施和管理團隊。項目實施團隊自組建以來,已按計劃成功完成了三個階段的工作,即項目前期準備階段、項目建設階段和項目運行階段。
(一)前期準備階段
1、進行污染狀況的復核,建立精準的污染場地模型。該場地的調查到修復治理實施間隔有近兩年的時間,為了精確掌握間隔期的污染遷移狀況,就需要精確掌握污染狀況為準確設計加熱系統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2016年7月,高能環境對場地進行了進一步的污染狀況復查工作,復查工作中使用了先進的調查設備,并采集了432個土壤樣品和82個地下水樣品送至第三方權威實驗室進行了檢測分析。根據調查結果對場地進行了污染模型的建立,為加熱井、溫度監測井和監測井的分布設置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2、運用外方大數據及技術優勢,對治理過程進行全方位模擬,完成修復方案設計。為安全穩妥的推進項目治理順利實施,高能環境引進了世界一流的原位電加熱的熱脫附核心技術工藝和裝備;同該領域內全球領先的美國TRS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將這一項目采用的原位電加熱的熱脫附技術成功引進中國,并全部實現設備的國產化。在這一項目中,將美國TRS公司作為技術支持單位,根據污染調查及復核數據,結合國內環保和電力政策,由美國TRS公司的專家帶領高能環境的技術團隊成功完成項目的整體設計。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充分發揮外方多年積累的大數據優勢,對治理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模擬,并在整個設備階段,外方五名專家全方位參與。
3、成功自主研發出更優質、更符合中國國情的核心設備,達到全球領先水平。高能環境的技術團隊在引進的國外核心設備的基礎上追求卓越,經過研發設計,于2017年初開發出自控化程度更高、控壓范圍更廣、更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力分配和控制系統,成功應用于項目區域內最難處理的原中試區域(污染濃度高、污染深度深、污受過人為巨大的擾動),治理效果達到國際一流水準。該電力控制和分配系統,適用國內用電政策,可以無障礙應用于國內任何地區。
4、國內頂尖行業專家全方位技術指導,確保修復治理方案設計最優化。為保證項目實施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項目自啟動實施以來,高能環境先后組織了國內頂尖的行業專家,這些專家來自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機構,從修復技術工藝到二次污染控制等方面,對修復治理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論證并提出優化性建議,為項目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二)項目建設階段
1、 用時3個月順利完成600余口電極井建設,電極井通電率100%。項目管理團隊精益求精,彌補了國內電極井建設經驗不足,用時三個月完成600余口電極井的建設。先后解決了五種電極井專用填料選型、地下特種電纜易損等問題。在國內首次提出將改性氟塑料用于電纜絕緣外皮,成功解決電纜在地下高溫、高壓和易腐蝕環境中易損等難題,電極井通電率100%,超越外方平均99%的通電率水平。
2、自主開發三重保險的覆蓋層,杜絕污染物逸散。為避免污染蒸汽逸散,造成治理現場異味,高能環境將柔性防滲與剛性防滲相結合,在加熱治理區表面自下而上依次建設柔性防滲層、等電位層和硬性防滲層,主要用于強化汽提效果、保證作業人員安全和減少熱量損失。其中,等電位層將表面的跨步電壓降至10V以下,低于36V的國家相關標準限值,有效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
3、高質量完成地面管線安裝,污染蒸汽輸送無泄漏。為保證所有抽提出污染蒸汽全部輸送至尾氣處理系統,輸送過程不泄露,高能環境采用天然氣管道作為污染蒸汽的輸送管線。并在安裝完成后進行壓力試驗,驗證管道安裝的密閉性,確保治理過程中輸送管線無漏點,污染蒸汽無泄漏。
4、快速完成設備的安裝調試,探索出一套質量控制體系。高能環境歷時三個月完成了電力控制裝備、尾氣和廢水處理裝備等所有設備的安裝調試。在設備安裝過程中,高能環境探索出一套質量控制體系,如采用紅黃藍不同顏色標記不同電相,大大提高動力電纜安裝效率,有效避免動力電纜數量較多,易接錯電相,發生短路的情況。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