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4 10:33
來源:全聯環境商會
作者:劉世偉
整體來看,新三板掛牌的環保企業的資產規模差距非常大。2017上半年營收規模在1000-5000萬的新三板環保企業近2/3,共有97家。其中34家的營收為1000多萬,占比22.67%。從中也可以看出,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多處在初創期,規模基數較小。
從成長性上看,上半年營收漲幅超過五成的有44家公司,占比29%。其中,營收增長幅度在100%以上的公司有18家,占比12%。包括路德環保(高含水固廢處置)、中自環保(大氣污染治理產品制造)、勵福環保(危險廢物治理)、漢唐環保(工業煙氣治理及水處理藥劑),營收漲幅分別為181.74%、114.66%、107.64%、109.89%。
而問源環保、海牛環境上半年營收同比更是增長了4倍多,港力環保增長3倍多。問源環保營收、凈利同增長的原因,主要是抓住了浙江省消除劣五類河道專項整治契機,在提升原有市場區域業務的同時,開拓新區域的水處理市場。
凈利潤方面,共有26家企業凈利潤過1000萬。景津環保、金達萊凈利潤超過5000萬,分別為9437.02和7485.68萬元。金達萊主要從事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并提供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整體解決方案。
凈利潤漲幅在100%以上的公司有39家,占比26%。包括天藍環保、宜凈環保、瑞霖環保等。宜凈環保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79%;凈利潤為1208.87萬元,漲幅195.56%。宜凈環保專業從事工業污水、城鎮污水及自來水處理業務。
此外,營收呈現負增長的企業有41家,主要由于營業成本上漲,或工程墊資較大,或由于部分項目前期準備時間較長,影響開工建設,導致收入減少,未來收入可預期。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認為,在環保產業迎來發展大潮的時候,中小環保企業恰恰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壓力。一方面,不斷壯大的環保市場和項目模式的轉變,持續提高著企業發展的資金壁壘,限制了中小環保企業的發展空間和參與機會。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跨界者加劇了行業競爭,特別是跨界競爭者依靠資本優勢開展的“低價競爭”,對創新的積極性造成沖擊,讓中小型環企難以充分發揮其優勢。
趙笠鈞表示,環境商會將助力中小環保企業把握機遇、連接未來。商會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將積極關注推動環保行業健康發展,釋放產業未來潛力,為中小企業傳遞需求,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讓小微企業的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共同鑄就產業未來。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