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2 15:00
來源:E20研究院
作者:肖瓊
2017年8月19日,由E20研究院/E20環境平臺、安徽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黃山市新安江綠色發展公司聯合舉辦的第72期環境戰略沙龍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舉辦,來自地方政府、政府智庫、科研院所和學術機構指數研究專家,以及來自E20環境業圈層的安徽省企業代表,出席了本次沙龍,并就“流域補償機制及新安江指數”相關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本次沙龍由E20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兼職教授傅濤主持。安徽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孫東海對沙龍的召開,進行了致辭。此次沙龍,是70期環境戰略沙龍——“兩山論下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延續,是新安江論壇籌備理論研究與為城市綠色發展路徑探索的一部分。
在本次沙龍引導發言環節,E20環境平臺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助理肖瓊分享了“第70期環境戰略沙龍——共探兩山論下的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主要觀點;黃山市新保局局長聶偉平分享了“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經驗”;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王立章向與會人員分享了“新安江指數1.0”研究的初步成果。此外,到場嘉賓還就“新安江指數評估方法與指標討論、關于新安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建立的建議、成立城市綠色協調發展聯盟的可行性”等話題展開討論,E20研究院就現場的精彩觀點進行了總結與發布,供產業各界參考。
一、新安江流域補償試點有必要且有能力建立長效機制,實現新突破
2005年,我國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2007年,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確立。十年間,流域生態補償建立起了橫向和縱向相結合的補償機制。從以新安江為代表的實踐上來看,完成了跨縣、跨市、跨省的探索與試點。這一期間,E20研究院稱之為流域生態補償的1.0時代,由流域的“共生“目標為驅動,以行政手段為主導。作為首個吃螃蟹的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定義了1.0時代的特征,并探索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201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2015年,十八大五中全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由此,我國環境治理的頂層框架有了方向,效果成為當前唯一目標;而價值成為“兩山論“為流域、區域、城市、農村環境提出的終極目標。在此背景下,環境、流域治理有了新的要求及高度,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河長制的確立,實際上都是為了實現環境治理終極目標而搭建的通道。生態文明建設、五大發展理念的背景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進入2.0時代,需要有更高的目標與定位,即走向 “共生、共治、共融“。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流域生態補償工作開展難,但又是我國現階段流域保護所必須推進的,而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取得的成績,恰逢其時的給我國流域生態補償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不可否認,在我國發展戰略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來審視流域補償機制,還存在資金來源單一,覆蓋面窄,核算簡單等問題,新安江流域正做著積極地探索,它將有能力向2.0時代挺進,專家一致認同E20環境研究院的觀點:綠色協調發展將成為建立流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的突破點。此外,與會專家建議,在長效機制的建立中,“中央牽頭,地方合作,第三方評估” 是核心原則。同時建立一個衡量城市綠色協調發展的水平的指數——“新安江指數”成為未來流域發展乃至區域發展的有力抓手。
二、“新安江指數”樹立我國綠色協調發展城市標桿
王立章向與會人員介紹E20研究院關于“新安江指數”的初步構想。他表示,建立“新安江指數”的目標有兩個,一是樹立我國綠色協調發展城市標桿。為我國區域城市綠色協調發展指明道路,成為引導區域內資源合理配置的方向標;二是更好的落地生態文明建設。衡量我國城市綠色協調發展水平的標尺,推動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進一步落地,將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以綠色發展為基礎,協調發展為核心,綠色與協調并重的指征性指數。
“新安江指數”的指標體系由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和協調發展指標體系兩部分組成,其中綠色發展是新安江指數的基礎評估體系,以國家發布“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為主,作為篩選綠色化程度較高城市的標準;協調發展指標體系是以評估綠色化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的協調發展度為主要內容,最終將城市綠色發展度與協調發展度加權加和獲得新安江指數。
與會專家對構建“新安江指數”給予了高度肯定與支持,一致認為,“新安江指數”的構建,對全國踐行生態文明建設、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協調發展理念的有效表征工具。為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尋找一個標尺。為城市綠色協調發展,尋找一個標桿。但是指數的設立,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和注意。專家們一致認為:在“新安江指數”在構建的過程中,應該重點解決七大問題:第一,評價誰;第二,給誰看,影響誰;第三,評價內容;第四,起到什么作用;第五,提出什么樣的相應建議;第六,誰來研究;第七,誰來發布。針對七大問題,與會專家們也一一進行了探討,并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專家們對“新安江指數”有很高的期待。一致認為,在指數的構建中一定要謹記,綠色是基礎和根本,協調是核心。期望“新安江指數”能夠做成一個“樣板”,起到全國城市綠色協調發展的“示范”作用。期望指數能夠做出影響力成效,在全國形成示范效應。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