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02 10:33
來源:宇墨智庫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實干之年,其中環保產業也在急速發展。據宇墨咨詢不完全統計,2017年上半年上市環保企業已拿下218個項目訂單,涉及總金額高達2380億人民幣。今年環保項目簽單量基本呈現一天一至兩個的態勢(其中海外項目以及預中標項目訂單不在統計范圍內)。從項目領域來看,水務板塊表現持續亮眼,固廢板塊維持較好的發展趨勢,新能源以及環境綜合生態治理類項目訂單也在不斷增加。從訂單區域來看,項目訂單也不像以往僅僅集中在東部沿海區域。
政策持續發力,水處理市場一片利好
今年的水處理市場項目訂單幾乎和其余領域項目的訂單總和持平。上半年最受矚目的兩個水處理領域的訂單一是科融環境與河南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的以水務治理為主的《戰略合作協議》,金額高達200億元;另一個是國禎環保和葛洲壩組成的聯合體中標的阜陽市城區水系綜合整治(含黑臭水體治理)PPP項目,金額高達140億元。近兩年持續火爆的土壤修復市場這半年來訂單也才50億元,一個水處理項目訂單何以達到上百億元?據宇墨咨詢的項目統計信息來看水處理項目正逐步由細分領域擴大至綜合治理領域,很多項目變成了水系綜合整治類。
從細分領域看,以市政污水處理類項目最多,現今每月平均有一個鄉鎮污水治理和黑臭水體的訂單出現。依據住建部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信息發布平臺,上海南京等東部沿海城市已基本完成了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這基本已完成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中規定的2017年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截止今年年底,預計下半年會迎來黑臭水體訂單的爆發增長。在“水十條”新政以及即將實施的《水污染防治法》加之PPP政策的驅動下,對于參與水處理的上市企業來說將持續迎接不斷變大的市場空間。從黑臭水體整治到市場空間巨大的村鎮污水處理以及地下水修復行業,未來將不斷得到釋放。從水污染治理行業發展的重心來看,此前一直以城市污水處理為主的模式,即將發生變化。那些與縣級人民政府在污水治理方面有合作項目且技術和商業模式相對成熟的企業,料將先期進入相應的農村污水治理市場,獲得訂單。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