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20 09:12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程云
現場,首創股份總經理楊斌從自身工作經歷談到,從新西蘭回到中國之后,體會較深的就是國內環保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太低了。回國之前,董事會最后通過的項目廢舊輪胎改造,它的投資回報率達到23%,這樣的投資回報從側面印證新西蘭整個國家,上至政府下至工業企業再到老百姓,都愿意為環境治理、資源再生“買單”。跟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目前環保覺悟,尤其是愿意為干凈的空氣、清潔的水、安全的土壤付出成本,還有一定的差距。
細細分析這些差距的背后,小編不禁發問,以當前國內環保政策支持力度,資本化運作手段以及PPP模式來看,下一個十年,下一場賽道,中國環保企業還會小而弱嗎?最偉大的環保公司難道不會出現在中國?
最偉大的環保公司正在誕生,且必然誕生在中國
“其實我一直有一個看法,環保如果作為一個服務業,只是一味地服務主業,幫政府和污染企業做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處理,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支柱產業,因為它沒有創造價值,沒有創造增量價值!”對話現場,傅濤再次強調,未來的環保產業應該是一個具有增量的產業,為政府創造就業、創造利潤、創造GDP。在這個增量產業之下,下一個十年,我預言會誕生中國的“威立雅、蘇伊士”,而且必然會在中國,因為中國環境治理需求完全沒有被滿足。
趙笠鈞:為社會創造價值 ,博天環境總有一天超過“威立雅、蘇伊士”
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認為,中國環保企業如果想在下一個十年,或者二十年超越威立雅,成為世界級的偉大企業,一定要為社會帶來價值。對環保界來說,如果博天環境可有可無,沒有博天,就只是少了一個競爭對手,那么我們公司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如果存在,就要為行業以及社會創造價值。
從這個意義講,未來博天環境希望在創新與匠心上多下點工夫。十年超不過用二十年時間,二十年超不過用百年,總有一天會超越威立雅和蘇伊士,成為世界級的公司。
正如外界所說的,博天環境從零做到20億元花了20年,從20億做到市值160億只花了幾個月,后面追趕威立雅、蘇伊士也可能會加速。
凌錦明:中國環境土壤孕育“威立雅、蘇伊士”完全有可能
高能環境執行董事長凌錦明表示,基于如下三個邏輯對應的三個領域,在中國產生像威立雅、蘇伊士這么大規模的企業完全有可能。
第一個領域城市環境,主要是對人所產生的廢棄物的處置,比如生活垃圾、市政的污水等,中國人口世界第一,毫無疑問這個市場全球最大;第二領域工業環境,工業環境對應是制造業,眾所周知中國是制造大國,世界的工廠,產生的廢棄物也是全球最大;第三個領域環境修復,近30多年工業化老路子,先污染后治理,歷史遺留下來的環境問題總歸要解決,未來斷言環境修復領域應該投入也比較大。
既然在座嘉賓認為,未來十年,中國復雜嚴峻、刻不容緩的的環保形勢必然會培育出最偉大的環保企業。“誰能接棒威立雅、蘇伊士成為新一代的領導者?中國企業要向它們學習嗎?它們是我們的榜樣嗎?悠久歷史文化、成熟的項目經驗、中西方文化與技術的差異真是無法超越的鴻溝嗎?”主持人傅濤繼續發問。
假如說GE水處理不是蘇伊士收購的,而是首創收購,首創技術上是不是會跟蘇伊士拉平,而且現在很多先進國際化的技術公司在出售,技術的差距會不會縮小?剛才談的文化,如果這個文化不是美國主導的西方文化,而是“一帶一路”的中國文化,中國公司會不會更有優勢?
文一波:按照過去的老路子,成為中國的“威立雅、蘇伊士”希望不大
現場畫風一轉,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旁征博引、一針見血說道,為什么要成為它們?它們值得我們學習嗎?過去威立雅、蘇伊士的確是很優秀的企業、大的跨國公司,環保行業為什么一定要像過去那樣做呢,而且未來真的一定會像過去那樣做嗎?我本人并不認可。
傳統的汽車行業,通用、福特是早期的“獲利者”,現在福特汽車比特斯拉市值低50%,通用比特斯拉低30%,特斯拉一個6歲的企業,對抗百年企業,而且有可能最后特斯拉會把整個傳統汽車行業顛覆。
再以互聯網為例,過去中國基本上是學西方國家,現在全世界包括美國在內開始學中國,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也不是抄別人的。總而言之,我認為環保這個領域,企業如果還按過去傳統的模式去做,要成為中國的“威立雅和蘇伊士”希望不大。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