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28 09:0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琪
導語:歷年來,東江環保通過多渠道提升公司的業務和技術水平。6月24日,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謝亨華先生在2017固廢熱點系列論壇——首屆危廢論壇上,對危廢設施建設規劃、危廢合規運營以及技術創新等方面做了分享。
作為危廢處理處置行業的領先者,東江環保致力于工業危廢和市政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歷年來,東江環保通過多渠道提升公司的業務和技術水平。6月24日,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謝亨華先生在2017固廢熱點系列論壇——首屆危廢論壇上,對危廢設施建設規劃、危廢合規運營以及技術創新等方面做了分享。
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謝亨華
以下為嘉賓現場發言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危險廢物的成分復雜、危害性大、處理處置過程中風險極高,無害化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都離不開各領域先進的技術手段。今天我就從項目規劃建設、運營的技術保障及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把東江環保的成敗得失拿出來給大家分享。
危廢處置能力建設規劃設計技術先行
我們看一下目前很多的危廢設施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市場調研不足,從而導致底數不清,危廢處置設施建設不合理,帶來的問題是處置企業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飽不均衡的現象。第二、處置設施功能不完善,規劃未統籌,區域不協調。第三、受制于當時技術水平,危廢處置設施適應性差,難以穩定達標排放。
如何解決項目規劃設計存在的這些問題呢?東江環保在項目規劃建設前期就非常重視危廢數據的調研。一方面,在新項目規劃建設前,會深入到政府部門和企業進行調研。了解當前情況下該地危廢產生數據,并對危廢類別進行分析,合理確定各處理處置設施的規模。另一方面,根據該區域已建設的項目情況,與已建項目形成互補的設計方案,并在公司內部組織進行方案評審,降低風險。
同時東江環保在危廢設施規劃設計時也會考慮多方面因素:第一、設計標準會考慮今后標準的升級要求,建設設計標準及污染物排放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會高于現行的國家/行業標準。第二、處理處置單元采用彈性工藝設計,使裝置的適應性廣。第三、在總平面布局上會預留一定的空間,分布實施,滿足未來發展需求。通過這些考量,以應對市場需求變化、政策變化以及標準提升等。
下面這張圖是東江環保在江西建設一個項目效果圖,整個項目建設規劃分了3期。在整個項目的建設規劃里,合理分析物流、人流,做到人車分流;水做到循序用水,余熱充分利用并考慮能源的合理分配,減少能源損失和浪費;倉儲物流圍繞主要生產設施布置,減少廠區內的二次轉運。這樣未來設施運營才能成本低,效率高,形象好。
東江環保組建了專門的技術性項目建設團隊來承接內部項目的規劃建設,吸取之前項目的經驗,對前一個項目的問題進行分析梳理,在下一各項目規劃設計建設過程中把以前出現的問題處理掉。東江環保希望將這支隊伍變成對外技術輸出的窗口,可以為行業內的客戶提供危廢設施建設項目總承包服務。
東江環保在選擇工藝設備時會綜合考慮技術先進性與可靠性。第一、長期高度關注國內外危廢處理處置新技術。第二、充分論證比較多種工藝方案,在滿足可靠性的同時,優先采用先進技術。第三、與優質設備供應商保持長期合作關系。
技術保障確保危廢處置運營合規達標
目前危廢處置行業在運營過程中主要面臨以下四方面的問題:
第一, 廢物分析檢測難以滿足生產處理需求。
第二, 安全環境保護措施不足。安全環保事故、環境泄漏頻發。
第三, 技術管理水平低,廢物積壓,難以安全妥善處理。
第四, 危廢處置行業存在鄰避效應,新項目難以落地。
東江環保非常注重前端分析檢測技術手段的應用,各基地均設有分析檢測中心。檢測環節貫穿危險廢物處置全部流程。東江環保擁有專門的檢測公司,具備土壤、水質(地表水、地下水、廢水、海洋等)、固體廢物、氣體(空氣、廢氣等)的產成品過程質量等檢測服務資質與檢測能力。東江環保對危廢進行全流程管控,如下圖所示:
同時,東江環保也加強安全環保技術手段,防范危險廢物處置安全隱患。如采用紅外熱成像和火災自動預警系統等。東江環保也非常重視環境應急這一方面團隊組建、演練與管理,及時處理應急事件。近三年來,參與各地政府重大環境救援500余起。
在技術管理方面,東江環保重視危廢全面統籌協同處置。第一、建立完善的聯動機制,把握市場機遇與行業變化。第二、注重廢物前端分揀和預處理。第三、靈活運用危廢減量化、資源化以及無害化協同處理。第四、含重金屬廢水零排放。接下來介紹廢物全過程管理的一個案例,如下圖所示。
東江環保也在籌劃建設區域性危廢收集、預處理分配中心,通過智能化的收集預處理降低廢物收運、處理的風險,今后可以通過預處理分配中心向各處理處置企業配送各類廢物,降低處理處置企業的運營風險。
技術創新引領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動搖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