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3 13:46
來源:中國水網
2.2016年底前,“十二五”滇池規劃項目,在完成70個項目的基礎上,再完成5個規劃項目,余下26個項目將結轉滇池“十三五”期間繼續實施,納入“十三五”規劃考核;“十二五”陽宗海規劃項目,在完成12個項目的基礎上,再完成5個規劃項目,余下7個項目將于2017年底完成。
3.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推進環湖截污配套收集系統完善項目,2017年12月30日前,全面完成滇池環湖截污東岸配套收集系統完善項目。2020年12月30日前,全面完成滇池環湖截污南岸配套收集系統完善項目。
4.加大資金投入和融資力度,2017年12月底前完成陽宗海片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建設方案的優化調整,按計劃工期組織實施完成工程建設;進一步論證再生水配套的管網和蓄水裝置工程可行性。
5.2017年12月前,根據國家現行的污泥處置項目建設相關政策和城市發展規劃要求,統籌考慮滇池流域昆明主城污泥處理中、遠期規模及增長需求,將污泥處置項目搬遷至滇池流域外的富民縣環保科技產業園。同時,整合資源、物盡其用,充分發揮原有設備設施的使用功能,盡早發揮項目應有的治污作用。
6.完成滇池流域213個,牛欄江流域173村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加強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設施的進水濃度。
(二)玉溪市
1.多渠道籌措保護治理資金。
2.2017年3月底完成星云湖南岸截污及湖濱帶修復工程建設;2018年上半年前完成通海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含四街污水處理廠)、杞麓湖沿湖(緩沖區-南岸片區)截污治污工程建設。
(三)紅河州
1.2017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異龍湖周邊退耕任務。
2.對異龍湖未竣工驗收項目倒排工期,進一步明確項目完工、審計以及驗收時限。加強項目督查力度,督促各建設單位按時限推進落實規劃項目。
3.積極爭取資金,逐步完善城鎮、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
4.積極推廣干式清糞法、節水飲水技術、雨污分流,改進飼料營養配方等新工藝、新技術,實現污染物的減量化。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和模式,促進水體生態修復,實施土壤改良,開展農膜科學使用示范。
5.開展石屏縣城北河沿岸豆腐加工廠聯合整治。建設污水預處理設施,達到城市污水排放標準后,接入城市污水管網排放;對無法達標排放的豆制品企業,將予以取締或遷入城東園區生產。
(四)大理州
1.投入29.8億元實施洱海環湖截污工程(一期)PPP項目建設,建成6座污水處理廠,鋪設污水管(渠)234.2公里,鋪設尾水輸水管34.82公里(2018年上半年完成);力爭2017年上半年啟動建設,開工后3年內完成洱海環湖截污工程(二期)建設;
2.加快推進總投資22.29億元的洱源縣(洱海流域)城鎮及村落污水收集處理工程PPP建設,確保2020年完成投資22.29億元,新建污水處理廠4座,擴建污水處理廠1座,改造污水處理廠為再生水廠3座,配套建設污水管892.34公里。在洱源縣洱海流域六個鄉鎮48個行政村共264個自然村實現污水收集處理。
3.進一步加大流域綜合執法和排查整治工作力度,確保年內入湖河道排污口全面封堵。
4.保持對流域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五)麗江市
1.加強對各項目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督促,2017年上半年前瀘沽湖和程海湖泊治理項目完工率達到95%以上;
2.督促各項目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加快沿湖城鎮、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加強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九、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濟林種植面積居高不下,影響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責任單位: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
整改時限:按措施分時整改,長期堅持
整改目標及措施:
(一)加大對社區的扶持力度,通過試點引導社區居民調整產業結構,探索自然保護區補償方式,并結合亞洲象棲息地恢復,控制居民進入林區頻次,減少當地居民生存發展對保護區林地的依賴。
(二)2020年底前,在西雙版納全州范圍內,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把自然保護區內和周邊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和“三超”(超海拔、超坡度、超范圍)橡膠地,逐步實施退耕還林和退膠還林20萬畝。
十、陽宗海一級保護區內的“華僑城”高爾夫球場,清理整改期間仍在違規經營和使用;曲靖市違法違規項目清理不徹底,整改進度滯后的問題
責任單位:昆明市、曲靖市人民政府
整改時限:按措施分時整改,長期堅持
整改目標和措施:
(一)昆明市
1.加強監管,建立檢查巡查長效機制,堅決禁止違規球場經營使用。
2.對在陽宗海一級保護區范圍內的球場停止使用,恢復為生態建設用地。
(二)曲靖市
1.對未納入曲靖市違法違規項目清理匯總表的曲靖市麒麟區4家養殖企業、會澤縣31個項目一并列入整改對象,2016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改。
2.全市共清理出違規建設項目694個,完成清理整改項目639個,完成率92.07%,未批先建的270個項目完成237個,對未完成整改的55個項目于2016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改。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