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31 09:21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李曉佳
胡慶介紹,該項目2015年11月份如期開工,工程施工進展順利。實施期間,地方政府和國家部委都非常關心項目進展,多次蒞臨現場進行指導檢查。對葛洲壩前期的進展實施情況等各項工作都表示滿意。
胡慶也表示,葛洲壩集團承諾,將發揚三峽精神,堅守企業公平誠信的合作理念,把該PPP項目打造成國內眾多PPP項目中的一個豐碑,用事實證明選擇葛洲壩就是選擇成功。
鐵漢生態:構建水體生態系統,還海口一汪凈水
鐵漢生態及其聯合體中標海口市龍昆溝、東西湖等11個水體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以及海口市響水河、紅城湖等4個水體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
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 黃宗虎
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黃宗虎介紹,近兩年,鐵漢生態獲得2億以上的河湖治理的項目業績清單。讓天更藍,水更清,讓家園更生態,這是鐵漢生態一直的追求,針對水環境PPP項目特點,鐵漢生態構建了集策劃、規劃、設計、研發、建設、運營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通過供應鏈金融的戰略杠桿效應,為客戶在水生態環境建設與運營方面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是鐵漢生態河湖綜合治理的典型案例之一。
黃宗虎介紹,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主要有幾大特點:平原感潮河網;水流緩慢,污染嚴重;水位落差較大,易產生淤積黑臭現象;硬質化趨勢明顯,河道內灘涂、濕地逐漸消失;城市內澇、城市水質性缺水、雨水收集及利用率低;河道的行洪和生態功能日趨弱化。
鐵漢生態采取的技術路徑,首先是污染源的控制,之后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水動力改善等來優化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建立長效運營機制。項目前期溝通階段,海口市政府領導特別強調,不僅對嚴格要求水質提升,也要使周邊環境得到改善,最終達到生態目標,構建水體生態系統。鐵漢生態希望通過項目實施,構建水體生態系統,打造良性生態健康水體,還海口人民一汪凈水。
整個技術體系的建立,鐵漢生態凸顯了幾點優勢:
第一、通過詳細的調研及模型預測了解現狀并確定技術路線;
第二、通過對點源污染、面源污染、內源污染的截污控制,達到消減污染物持續入河湖的目的;
第三、通過水利工程、調水補水、海綿城市等措施實現河湖所需的水動力及生態基流,并達到防洪目標;
第四、通過水質提升、生境營造、生態系統構建及濱水景觀提升實現水生態環境的修復及親水平臺的構建;
第五、通過感知智能化、傳達精準化、系統集成化、直觀可視化、管理一體化、業務智慧化等智慧系統的構建,打造智慧管理系統;
第六、結合當地的經濟文化做河湖治理的統一規劃和設計,把它變成較好的活動空間、文化傳統的交流地,以及旅游、游樂紐帶等,甚至帶動周邊房產的升值。
第七、針對設備設施、生態環境、應急處理、綜合調配、公眾管理、業態經營等六大類管理對象建立綜合的運營管理系統,以達到長效治理目標。
海口黑臭河道治理最終考察三個指標:
第一、水質。2016 年11 月底前:各水體基本消除黑臭。2017 年11 月底前:主要水質指標達到V 類標準。2018 年11 月底前:各水體指標達到或優于V 類標準。
第二,水量考核:監控斷面的最小流量不得低于同點位、同水文期多年平均徑流量的60%。截流的污水經處理后,回灌河道的水量不小于處理污水量的80%。
第三,防洪考核:要求工程實施后,防洪標準不低于該水系原標準。
明星評審團案例點評:
專家點評環節,項目治理企業、咨詢企業認真傾聽
王家卓:海口項目在中國水環境治理領域將占一席之地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資源能源所所長、住房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
王家卓
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非常有意義,是全國第一個把需要治理的水環境打包一起運作的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海口市政府領導特別重視水環境項目,有很多創新性的做法,目前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就這個項目我談幾點看法:
首先,政府的密切配合是該項目的一大亮點,包括規劃局、市政局、園林局、水務局的密切配合,相關區政府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這一點對于PPP項目非常重要,僅僅依靠企業自己,項目是很難實施的。
第二、最后實施的技術方案是逐步優化的。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各家企業剛開始提交的方案差異性非常大。經過多輪評審修改后,后來各家方案逐步趨同,總體來說,都突出了控源截污為本,也突出了長效保持。項目最初匡算的投資額是37億左右,經過幾輪磋商,項目最后的投資也基本按照這個來執行,沒有突破。
第三、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對企業來說,到底是陷阱還是餡餅?今天(24日)上午大家還在談論這個問題。單看幾十億的項目投資額,對企業來說是好事,但真正到了實施階段,就會發現這種項目還是非常難的,政府部門、各項目公司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為了把水環境治理好,基本上是日夜奮戰。所以說,對有技術、有實力、有擔當、有追求的企業,黑臭水體治理無疑是餡餅。對于只想工程只想賺錢但是不重視技術的企業來說,黑臭水體治理的項目很可能就是陷阱。
最后,我個人判斷,海口水環境治理模式,未來在我國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的大家庭中,一定會有一席之地。
李煒:海口項目突顯3大亮點
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財務咨詢及基礎設施(PPP)咨詢總監 李煒
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備受業內關注,項目有很多亮點,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首先,業內類似項目,大多通過競爭性磋商,先選定社會資本,社會資本再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來選。但海口項目前期就采取了公開招標,程序上相對來說比較規范。目前,財政部、發改委等相關部委正在嚴查程序不規范問題。
第二、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中的回報機制,以及計費方式等,都有創新。評審過程中,通過書面材料,以及現場溝通會發現,項目對于包括灌溉用水,以及公益性用水的定價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充分利用市場和政策進行調節,既考慮了公益性,也用足了政策。
第三、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的市場測試非常充分。市場測試也是這一輪PPP所提倡的方式,對政府而言多了個了解市場的渠道,以前的招投標政府是沒有機會接觸社會資本的,現在專門設立程序,讓業主和社會資本進行接觸。反過來社會資本要充分利用這個環節,盡量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判斷及時的告訴業主和咨詢機構,如果這是共性問題,咨詢機構或者業主就應該重視,這就是尊重市場,這也是海口項目的亮點之一。
此外,由于項目進行的比較早以及市場環境等因素,海口項目可能也有一些不足。目前很多環保項目打包,邊界不太容易界定,包括財務測算等。
財政部印發的《PPP物有所值評價指引(試行)》中,強調,以定性評價為主,鼓勵進行定量評價,提出了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方法。但真正做到定量分析是比較難的。首先,新建項目的財務數據不好收集。其次,由于現在很多項目都在探索階段,屬于摸著石頭過河。在今后的項目中,要掌握更多的項目數據,可能會變的更好一些。
一般的PPP項目特許經營期是30年,特別是水利項目,不僅周期長,而且投資比較大,對于這類項目,未來可以在特許經營期限超過30年等方面做一些嘗試或探索。
逯元堂:對水環境PPP項目的5點思考
環境保護部規劃院PPP中心主任逯元堂
逯元堂主要從5方面,談了環境領域PPP的思考。
第一、關于環境領域PPP項目的打捆和實施情況。海口水環境治理很多項目是捏在一起,打成6個包實施的,今后,對于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來說,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早在2004年,中央財政設立第一筆專項資金排污專項的時候,就要求地方來報項目,當時報了很多綜合整治項目,這些項目中涉及到項目類型和體量都非常復雜,評審時,關注點也都非常多,但對于PPP項目哪些適合打捆,應該有幾點考量。
首先,項目要有統一目標。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中,有的項目包就是考慮到,一個水體流域上下游關系,而打包在一起做的。為改善同一條河流或者同一個湖泊的水質問題,而將項目打包在一起是合適的。
其次,要是同一個實施主體,否則具體實施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風險和問題,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也充分考慮了跨區治理的問題。
再有,需要是同一類型的項目。因為單個項目會比較小,同類的項目適合捏在一起,采用PPP的方式來做。比如村鎮污水處理,單個體量很小,運營成本會很高,社會資本不見得感興趣,因此整合推進也體現了這種思路。但本身沒有關聯的項目之間,如果打包就需要仔細考慮。比如醫院與環境保護項目打包在一起,就會有一些問題。有一些地方為了圖方便,會選擇這樣的打包方式,作為咨詢機構或者專家層面,應該適當提出建議。
第二、環保方面的付費問題。從目前情況來看,實際上大的環境管理都在轉型,向著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思路走。也就是說,未來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更多體現在質量的考核上。在這方面,海口水環境治理項目做的非常好,項目考慮了績效目標設立的動態性。第一年解決黑臭問題,第二年改善劣五類水質的問題,第三年完成更高的水質目標。由于PPP項目合作周期非常長,但政府的考核目標和要求,并不能一步就能到位,所以動態性要考慮到。
對于可用性付費和運營績效付費,在做的過程中可能有一些問題,有一些項目運營績效付費占比非常小,不利于實現獎優罰劣的目的。建立有效付費機制,減少社會資本未來風險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前期沒有把這個問題處理好,后期再與政府談,尤其到了運營付費環節再去談,很有可能出現很多扯皮的事情。從調研的情況來看,有一些地方由于沒有把這些考核目標明確,現在已經出現了扯皮現象。
第三、目前,環境保護項目更多的是潛在市場。現在很多環境保護的項目,除污水處理等有收益的項目外,更多的是公益性項目,依靠政府付費運行。也就是說,政府財政的支付能力,決定了市場的大小,但環保市場應該遠遠大于政府的支付能力所能承擔的范圍。比如土壤治理領域,業內預測將有幾十萬億的市場空間釋放,但當前能做的可能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如果想把環保市場做大,除了政府付費帶來部分市場外,可能更多的需要靠模式創新來解決。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