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16 11:42
來源:工信部網站
近日,中國固廢網了解到,工信部印發《2017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全面推行綠色制造,著力抓好綠色制造體系構建、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節能與綠色發展機制創新和綠色制造試點示范,發展綠色制造產業,促進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全文如下: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部署,深入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全面推行綠色制造,著力抓好綠色制造體系構建、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節能與綠色發展機制創新和綠色制造試點示范,發展綠色制造產業,促進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全國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工業生產過程清潔化水平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一、加快推動綠色制造體系構建
(一)加快建立完善綠色制造標準。實施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行動,圍繞高耗能行業和重點用能設備,依托有關行業協會、標準化工作機構、產業聯盟以及有關地方,制修訂一批重點節能與綠色發展標準,組織對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人員進行專項貫標培訓,搭建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工作平臺。發布一批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標準,加快綠色工廠評價通則國家標準以及重點行業綠色工廠評價導則行業標準編制。
(二)引導開發綠色產品。開展綠色設計試點企業驗收,發布一批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名單。組織試點企業經驗交流,指導企業加快推進綠色設計相關工作。開展綠色產品評價試點,發布一批綠色產品名錄。
(三)加快創建綠色工廠。優先在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機械、汽車、電子信息等行業選擇一批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開展綠色示范工廠創建工作。
(四)推動建設綠色園區。在省級以上工業園區中,遴選一批工業基礎好、基礎設施完善、綠色水平高園區開展綠色示范園區建設工作。開展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單位能力建設,編制低碳工業園區建設評估指南,組織實施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評估。
(五)加強綠色供應鏈建設指導。研究編制汽車、電器電子等主要行業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建設一批綠色供應鏈示范企業。
(六)提高綠色發展基礎能力。推進建設綠色制造服務平臺,研究編制互聯網+綠色制造行動計劃,推動組建綠色制造產業聯盟,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
(七)組織實施好綠色制造專項。跟蹤2016年項目實施進展,繼續支持綠色設計平臺建設、綠色關鍵工藝突破和綠色供應鏈構建,聯合財政部支持建設一批綠色制造工程項目,帶動制造業綠色升級。
(八)利用綠色信貸支持綠色制造項目。總結2016年綠色信貸項目經驗做法,進一步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利用好綠色信貸手段支持綠色制造項目。積極研究探索利用綠色債券、綠色產業基金等其他金融手段支持綠色制造項目的工作機制。
二、持續推進工業能效提升
(九)實施工業能效提升工程。在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乙烯、合成氨、甲醇、銅冶煉等行業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遴選發布能效“領跑者”名單和能效指標。促進配電變壓器、電機能效提升,開展重點行業高效配電變壓器節能改造試點示范,發布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薦目錄、“能效之星”產品目錄。
(十)進一步強化工業節能監察。制定發布2017年重點工作計劃,對2016年發現的違規企業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實施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水平和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的專項監察,對鋼鐵、水泥行業階梯電價政策執行情況進行專項監察,對電機、工業鍋爐生產和使用企業執行國家強制性能效標準情況進行專項監察。加強工業節能監察體制機制建設,探索創新聯合執法、異地交叉執法等節能監察新模式,統一執法程序和規范。
(十一)開展工業領域能源高效利用試點。落實工業領域煤炭高效清潔利用行動計劃,持續推動淄博、德州等重點用煤城市煤炭高效清潔利用。推進綠色數據中心試點,推廣先進綠色數據中心技術。
三、深入推行清潔生產
(十二)推進傳統產業清潔化改造。制定《涉重金屬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落實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發布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指導意見。研究推進中小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的實施方案,開展重點行業快速清潔生產審核和工業園區、集聚區整體清潔生產審核試點。
(十三)進一步強化工業節水。實施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推動用水企業水效對標達標。制修訂一批節水技術標準,完善工業節水標準體系。配合修訂《節水技術政策大綱》,開展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加快節水技術工藝推廣,推進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推動工業園區節水。
(十四)加強有毒有害污染控制。推進實施《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發布首批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達標管理目錄、合格評定制度,開展管理辦法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按照《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定期發布符合性情況名單。
四、積極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
(十五)加強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指導建設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圍繞大宗工業固廢、再生資源重點領域,在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組織第二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繼續組織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指導河北、山西、內蒙古等重點地區推動尾礦、粉煤灰等固廢綜合利用。
(十六)推進再生資源行業規范管理。推動再生資源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對廢舊輪胎、廢鋼鐵、再生鉛等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實施規范管理,公告規范企業名單,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研究編制廢紙分揀加工行業規范條件。深入推進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開展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試點。
編輯:洪翩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