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13 09:0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程云
完善電子垃圾回收利用政策 給予財稅支持
電子垃圾的回收一直是世界性難題。以手機為例,據稱全球的回收率僅為9%到10%,有媒體稱中國僅為1%。朱鼎健委員建議,首先是完善基金補貼政策,他建議在2017年內出臺向生產企業征收廢棄手機等9類電子產品的處理費用標準,以及對正規回收處理企業的補貼標準。其次,建議探討將汞含量較高的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等納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在國家層面加緊立法,明確回收渠道和義務主體。
全國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風帆股份董事長劉寶生
促進鉛蓄電池回收的可循環發展
在劉寶生代表看來,治理廢鉛蓄電池回收亂象的根本出路在于能夠履行社會責任的蓄電池骨干企業主導廢鉛蓄電池回收體系。
針對上述問題,劉寶生建議:一是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認證評價制度,二是支持蓄電池企業利用銷售網絡建立回收體系,三是實施差異性稅收政策,四是推進物聯網技術在鉛蓄電池回收中的應用。
全國政協委員、林達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曉林
建議加大廢舊輪胎處理再利用的政策支持
目前,我國從事廢舊輪胎處理的企業有很多,但上規模、有先進技術的企業不多,廢舊輪胎加工利用的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企業包袱沉重。李曉林委員說:“廢舊輪胎處理企業需要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從技術、政策、法規等方面對廢舊輪胎的再利用項目進行扶持和鼓勵。比如直接對廢舊輪胎處理實行政府補貼;鼓勵在輪胎生產中以一半再生碳黑代替原生碳黑等
環保PPP領域提案呼聲
打破民企歧視門檻、提高社會資本專業度門檻
全國工商聯
推出一批民企能做且做的好的PPP項目
在全國上下推進PPP的過程中,應清理歧視性準入門檻,破除行政壟斷和行業壟斷,使民間資本真正成為PPP項目的實施主體。一是及時更新并規范PPP項目庫建設,為民營企業推出一批做得了、做得好、規模適合、具有良好盈利預期的PPP投資項目;二是鼓勵民營企業作為聯合體進入PPP項目建設服務領域,如地下管廊、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技術含量高領域涉及設計和施工等相關資質門檻的PPP項目;三是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對民間資本實行基準利率或給予利率優惠。
農工黨中央
提高社會資本專業門檻、創新環境PPP項目投資回報機制
一是強化環境PPP項目依效付費機制,倒逼環保產業準入門檻提高。在社會資本采購評審環節,加大對環境PPP項目技術方案與環境效果的評價分值,在確保環境效果的同時,提高社會資本專業技術門檻;二是,推進環境PPP項目金融創新,激發市場活力。采用債權為主的使用方式,政府以無息投入讓利于社會資本方,降低環境PPP項目社會資本融資成本;三是,建立環境PPP項目公司稅費優惠政策,提高社會資本積極性,降低PPP項目公司經營成本和投資風險,保障投資者合理回報。
致公黨上海市委
以PPP模式推進河道治理 可允許社會資本享有河道兩岸商業開發權
在河道整治以及“五違四必”工作中,部分工作力度較大的政府面臨資金壓力,如河道治理,建議引入社會資本,以PPP模式推動河道治理資金投入的長效可持續機制,減少政府資金支出壓力。建議以招標方式,規定參與河道治理的社會資本享有河道兩岸一定距離的商業開發權,形成誰治理、誰受益的運作模式,并由政府進行開發后監管。
全國人大代表,永清集團董事長劉正軍
【環境產業議20】人大代表劉正軍:PPP中民企急需政策扶持
兩會召開之際,劉正軍攜手E20環境平臺舉辦媒體見面會,發布了由E20環境平臺攜手碧水源、永清環保、膜天膜、綠創聲學、九章環境、北京綠景行等120家環保企業推出的20項建議,直擊當前環境產業的20個“痛點”。
劉正軍表示,在PPP浪潮中,國企和民企在參與項目中的地位平等問題急需得到解決,現在有些專業化環保公司難以參與環境治理項目的問題比較突出,不少項目被大型國企、建筑企業中標了,而不是由專業的公司來進行環境治理。
對此,劉正軍提出建議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政策扶持力度。一是PPP政策性貸款對政策銀行要有最低比例要求,二是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的PPP項目貸款要出臺優惠政策,三是政府要建立示范性專項基金,并約定給民營企業的扶持比例最低額度(50%以上),出臺鼓勵建立民營企業PPP基金政策。四是政府的其他各項PPP項目資金渠道,要更多地向民營企業開放。
除了土壤修復和大氣領域領域提案,小編沒涉及。水環境、海綿城市、PPP、固廢、電子垃圾等提案都一一列出了。我們姑且不論上述環保提案能否最終通過落實,一起聽聽各位網友最看好的領域,您認為哪個提案能落實,歡迎各位網友下方留言。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