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6 15:2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趙凡
“廢礦物油經過科學提煉精制后可以產出潤滑油基礎油,實現危險廢物變寶物。”廣州首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新之告訴中國固廢網。廣州首聯環境一直深耕于廢礦物油再生利用行業,黃新之指出,礦物油是不可再生資源,而廢礦物油其中變質的部分只有不到10%,通過對廢礦物油進行處置,可以得到約80%的基礎油,而基礎油是生產潤滑油的原材料,價值很高。也就是說如果將廢礦物油綜合利用,對于緩解我國資源緊缺的局面、解決油品供不應求的瓶頸問題,對于提高現有資源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政策向好 廢礦物油再生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近年來,廢礦物質油再生行業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規范、優惠政策來引導廢礦物油再生行業的發展。今年,發改委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明確將廢礦物油再生利用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
黃新之指出,政策的利好,對行業發展很有鼓舞作用。廣州首聯環境選擇深耕廢礦物質油再生行業,也是順勢而為的戰略規劃。新環保法的正式實施,加大了環境監管和處罰力度,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背景。同時,國家在稅收政策對廢礦物油處置也有一定的優惠政策,為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經國務院批準,自2013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對以回收的廢礦物油為原料生產的潤滑油基礎油、汽油、柴油等工業油料免征消費稅。
利好政策的推動,對廢礦物油再生利用市場有很大推動作用,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根據環境統計數據,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從2000年的830萬噸增長到2014年的3634萬噸,年均增長率達11.1%。而據專家研究估算,我國每年危險廢物產生量超過1億噸,約有7000萬噸的廢物尚未納入環保部門的統計范圍之內,大量環境風險處于不可控狀態。黃新之介紹,廣東省每年的廢礦物油產生量大概在70萬噸/年,而省內具備處置廢礦物油資質的企業總處理能力卻只有12萬噸/年,遠不能滿足處置需求。如果處置能力與需求相匹配,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弈勝投資認為,“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具備,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東風將把廢礦物油再生產業推上投資風口,同時帶動上下游減壓蒸餾設備以及溶劑精制、加氫精制等設備制造行業,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保護環境的同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廢礦物油再生利用產業已成為一不容錯過的投資機遇。
技術依然是行業發展的重要約束力
廢礦物質油再生行業雖有很大市場空間,但行業發展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據報道,目前約有近三分之二的廢礦物油被轉移至無資質回收企業進行再提煉,這些廢礦物油再加工企業的提煉工藝絕大多數為國家強制淘汰的落后工藝,并且基本沒有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簡單落后的加工過程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也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由于分布散、規模小等原因,具有成熟應用技術的大型石油化工企業一般不關注廢礦物油回收再利用市場,而很多環保企業又不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黃新之指出,廢礦物油再生行業技術門檻相對較高,因此打好技術戰很關鍵。
黃新之介紹,廣州首聯在原有石油化工行業成熟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優化,針對廢礦物油再生利用的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發,至今已經擁有廢礦物油處置技術研發中心以及多項領先的廢礦物油處置專利技術。目前,其廢礦物油處置設備——環保型高效廢礦物油再生潤滑油機組已經更新到了第四代,成功解決了傳統工藝的弊端,廣州首聯的廢礦物油處置工藝出油率可達82%、運營成本更低而且更加環保,已經完全符合環保部門對礦物油再生利用的技術規范的要求,產品完全符合基礎油的產品標準,可以堪稱廢礦物油再生利用領域的典范。
注重資源整合 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作為廣東省內單一專注于廢礦物油再生利用的企業,廣州首聯定位為危廢處置領域綜合服務提供商。從2015年成立到現在,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廣州首聯憑借自身技術實力,加強資源整合利用、并購等方式迅速發展壯大。
黃新之介紹道,并購,是廣州首聯首選的資源整合的方式,通過并購,可以快速布局廢礦物油再生利用市場,并間接獲得更多行業準入資質。廣州首聯于2015年開始涉足危廢市場領域,在廣東佛山開展了首個危廢處置項目,將于2017年內投產,達3萬噸/年的廢礦物油再生利用處置規模。2016年,廣州首聯通過收購歐洲安潔集團的中國子公司100%股權,擁有了黃埔和花都兩個廠區,分別擁有HW08和HW06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擴大了其廢礦物油再生利用市場。此外,廣州首聯也在馬來西亞和泰國開展了的廢油再生項目,配備了良好的設備處理技術以及管理團隊,專門處置廢礦物油再生利用以及船舶油水分離等項目。目前,廣州首聯下屬企業基本擁有廢礦物油收集、貯存、利用資質。其項目也已經遍布在廣東、山東、陜西、廣西、四川等多個省市和地區。
未來,廣州首聯將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提高市場占有率,而技術和設備的輸出將是廣州首聯要探索的最重要的一種發展模式。這樣,技術研發則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廣州首聯在和清華研究院合作成立廢礦物油處置技術的研發中心,不斷提升技術研發能力,來保持其技術的領先。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