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農業部印發《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十三五規劃》(附全文)

時間:2017-02-21 10:42

來源:第一農經、農業部發展計劃司

四、重點區域

(一)東北黑土區

主要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北部平原及周邊部分丘陵漫崗區。該區域耕地受到侵蝕、有機質含量下降、理化性狀變差、農田生態功能退化。重點是改進耕作制度,改順坡種植為機械起壟橫向種植,改長坡種植為短坡種植,改自然漫流為筑溝導流,在低洼易澇區修建條田化排水、節水排澇設施;建設有機肥工廠、生產場、堆漚池,推動畜禽糞便及秸稈等有機廢棄物還田,推進深耕深松作業、保護性耕作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黑土地有機質含量和蓄水保墑能力。推行糧豆輪作、糧草(飼)輪作和種養循環模式,完善農田防護林網。力爭到“十三五”末,黑土地蓄水保墑能力明顯提高,有效減少黑土層養分流失。

(二)南方耕地污染區

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廣西、云南、貴州、四川、廣東等省相關縣市。該區域鎘砷等重金屬污染問題突出,污染范圍廣,治理難度大、成本高。重點是加強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開展污染土壤治理,根據不同污染類型和程度,適宜性采取選育推廣低積累品種、改種非食用作物或強化休耕管理等不同措施。在重度污染區開展休耕試點,休耕期間優先種植生物量高、吸收積累作用強的植物,不改變耕地性質,或納入國家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實施范圍,配套相關配套支持政策,切實保障農民收益不降低。力爭到“十三五”末,基本控制耕地土壤環境風險,探索成熟治理模式,基本實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三)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區

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及周邊省份部分縣市。該區域人均水資源低,地下水超采問題嚴重。重點調整種植結構,實施“一季休耕、一季雨養”,將需抽水灌溉的冬小麥休耕,只種植雨熱同季的春玉米、馬鈴薯和耐旱耐貧瘠的雜糧雜豆,減少使用地下水;推廣噴灌、滴灌和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實施保護性耕作,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供水保墑能力。嚴格執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努力遏制地下水位下降的態勢。力爭到“十三五”末,基本遏制該區域地下水位下降的態勢,高耗水型產業規模顯著降低,高效節水設施大面積推廣應用。

(四)北方農牧交錯帶

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陜西、甘肅和寧夏等省區部分縣市。該區域農進牧退、水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重點是調整農業結構,減糧增飼,做大草產業,積極發展青貯玉米種植、人工種草和草田輪作,做強草食畜牧業。發展雨養農業和循環農業,推進農藝節水和灌溉節水,嚴格限制種植高耗水作物、限制大水漫灌、限制地下水超采;集成深松整地、實施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農機農藝措施,推廣節水灌溉設施技術,推進農業資源休養生息。力爭到“十三五”末,構建農林牧復合、草果田契合、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新體系。

(五)西北旱作農業區

主要包括內蒙古、山西、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等7個省區。該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凸顯,資源型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生態系統依然脆弱。重點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和雨養農業,調減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推廣保護性耕作、全膜雙壟溝播等旱作節水技術,推廣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促進草食畜牧業提質增效;加強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和鹽堿地治理,推廣保護性耕作,增施有機肥,提升土壤肥力;加強農膜回收利用,推廣0.01mm以上地膜。力爭到“十三五”末,初步實現節水灌溉全覆蓋,基本普及雨養農業技術,健全農膜回收利用機制。

(六)西南石漠化區

主要包括湖南、湖北、廣西、廣東、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省區的部分縣市。該區域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呈現石質化的土地退化現象,生態系統脆弱。重點強化林草植被保護和恢復,推進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強化草地改良和人工種草,恢復植被,適度發展草食畜牧業,針對輕中度石漠化旱地適度開展坡改梯,改善土壤肥力,建設高效穩產耕地,保障區域糧食供給。重度石漠化區域適度開展休耕試點,休耕期間種植防風固沙、涵養水分、保護耕作層的植物,減少農事活動。力爭到“十三五”末,石漠化地區治理面積達到40%以上,明顯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七)草原生態治理區

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22個省區。該區域草原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草畜不平衡,災害頻繁,植被退化嚴重,生態系統脆弱。重點是構建草原保護制度體系,加快生態保護建設,落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補播改良退化草原,因地制宜發展草食畜牧業和草產業,推進人工種草和舍飼圈養,減輕天然草原放牧壓力,保護和修復草原生態系統,建立健全草原防災減災體系。力爭到“十三五”末,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科學利用水平不斷提高。

五、重點工程

以重大工程項目為平臺,引導各類農業資金向資源環境保護領域傾斜,加強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一) 東北黑土地保護工程

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四省區選擇100個黑土退化典型縣,建設100個黑土地保護示范區,每個示范區5萬畝,共計示范面積500萬畝。主要開展坡耕地土壤侵蝕治理、低洼易澇區農田排水治理,配備水肥一體化、秸稈還田、深松耕等設施機械,推廣秸稈還田、深松耕作、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因地制宜建設秸稈氣化集中供氣(電)站、有機肥堆漚場、小型配肥站、大型配肥中心等基礎設施。

表1 東北黑土地保護工程建設規模表

建設內容

單位

數量

坡耕地土壤侵蝕治理

萬畝

150

低洼易澇區農田排水治理

萬畝

150

有機肥堆漚場

500

秸稈氣化集中供氣(電)站

25

水肥一體化設施

萬畝

50

秸稈還田作業機械購置補貼

1000

深松耕機械購置補貼

650

小型配肥站

100

大型配肥中心

30 

(二) 南方污染耕地修復治理工程

以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污染耕地集中和典型區域為重點,建設500個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區,每個示范區1萬畝,示范面積500萬畝。因地制宜改良農田基礎設施,改造清淤灌溉溝渠,新建灌溉水凈化設施,提升灌溉水環境質量。采用低積累品種替代、水肥調控、土壤調理、秸稈回收利用、種植結構調整、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等措施,逐步實現農產品安全生產和耕地有效利用。建設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復技術與產品驗證評估基地2個,每個基地200畝,開展治理修復技術及產品的篩選、驗證和評估,重點建設田間灌排設施和技術產品研發配置場所。

表2 南方污染耕地修復治理工程建設規模表

建設內容

單位

數量

建造生態攔截壩、緩沖帶

萬畝

500

溝渠清淤

萬畝

500

水田改旱地

萬畝

50

建設野外配置站

10000

建設修復驗證基地

(三) 京津冀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

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周邊省份部分縣市,改造高效節水設施,推廣小麥玉米微噴水肥一體化項目2000萬畝,發展高標準低壓管道灌溉1000萬畝以上。重點建設高標準低壓管道、微噴、滴灌、水肥一體等高效節水灌溉設備,強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大中型灌區田間工程配套,限制機井深度,調整產業結構,推廣低耗水作物和保護性耕作,推進輪作休耕試點。

(四) 西北地區旱作節水農業工程

在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山西、內蒙古等省區選擇典型旱作農業縣,建設250個西北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區,每個示范區2萬畝,示范面積500萬畝左右。重點加強田間基礎設施建設,修建田間道路、田間橋涵、集雨水窖(池),平整加固梯田,建設生物籬或防護林,改造田間土壤,配備膜下滴灌、秸稈還田、深松耕等設施機械。

表3 西北旱作節水農業工程建設規模表

建設內容

單位

數量

修建田間道路

萬平米

800

田間橋涵

20000

集雨水窖(池)

萬個

30

平整加固梯田

萬畝

100

水肥一體化設施

萬畝

500 

建設生物籬或防護林

萬米

25

田間土壤改造

億方

1.5

秸稈還田作業機械購置補貼

1000

深松耕機械購置補貼

600 

(五) 草原生態保護工程

——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以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寧夏和新疆等6個省農牧交錯區為重點,治理1750萬畝已棄耕撂荒草原。重點建設人工飼草基地,包括修建圍欄,平整治理棄耕地,恢復地力,推廣優良牧草品種和旱作種植技術,建設飼草貯藏庫,配備飼草播種、加工貯運機械。

——天然草原退牧還草。以內蒙古、新疆、陜甘寧和青藏高原江河源退化草原治理區為重點,實施退牧還草2億畝。重點建設草原圍欄、牲畜棚圈(儲草棚、青儲窖),退化草原改良,人工草場建設,黑土灘、毒害草退化草地治理等,推廣禁牧、休牧、劃區輪牧等措施。

——草原畜牧業轉型。在內蒙古及周邊牧區、青藏高原牧區和新疆牧區實施草原畜牧業轉型示范工程,建設家庭示范牧場1.06萬個、合作示范牧場2.64萬個。重點支持家庭示范牧場和合作示范牧場建設,包括天然草場、人工飼草基地、牲畜棚圈以及飼草生產貯運等基礎設施建設。

——草原自然保護區建設。在有代表性的草原類型以及具有特殊生態、經濟價值的草原地區新建草原自然保護區50處,續建草原自然保護區5處。新建草原自然保護區主要建設管護、辦公和生活設施,購置交通、通訊、科研、監測、宣傳與教育設備;續建保護區更新交通、通訊和管護設施,完善辦公和生活設施,購置與新建部分科研、監測、宣傳與教育設備。

表4 草原生態保護工程建設規模表

建設內容

單位

數量

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

人工飼草地建設

萬畝

1750

飼草貯藏庫建設

8750

飼草儲備補貼

萬噸

875

飼草播種加工貯運機械

17500

天然草原退牧還草

圍欄

億畝

2

治理和改良天然草場

萬畝

5000

人工飼草地

萬畝

1000

牲畜棚圈

萬戶

50

草原畜牧業轉型

家庭示范牧場

萬戶

1.06

合作示范牧場

第一類:草原面積6000畝~5萬畝規模

16572

第二類:草原面積5萬畝~10萬畝規模

8556

第三類:草原面積10萬畝以上規模

1272

草原自然保護區

新建保護區

50

續建保護區

5

備注:合作示范牧場按每個6萬畝,即相當于30個家庭牧場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