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廣東省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附項目)

時間:2017-02-13 13:28

來源:廣東省發改委

2.節能技術推廣工程。重點實施高耗能設備系統節能改造,推廣先進點燃技術,超臨界鍋爐技術,推廣高效燃燒器、高效冷卻機、生產過程自動控制與先進檢測系統等技術,推廣儲能技術,加快淘汰落后機電設備和技術,定期發布省節能技術、設備(產品)推薦目錄。

3.去產能工程。2016—2018年,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國家明確的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量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

4.電機能效提升計劃。持續開展電機能效提升和注塑機節能改造,強化政策資金引導,實現高效電機推廣、低效電機淘汰和電機節能改造400萬千瓦。

5.燃煤電廠節能改造工程。到2017年對全部燃煤發電機組(含主要自備電廠)的共超過180臺燃煤機組實施改造,改造后燃煤電廠供電標煤耗不超過310克標煤/千瓦時。

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開發推廣綠色產品,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理念,大力開展綠色設計試點示范,積極推進綠色產品第三方評價和認證。創建綠色工廠,應用綠色低碳標準建設改造廠房,選用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加強生產制造管理、優化過程控制,推進廢氣減排處理、廢水循環利用、固體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利用,鼓勵建設廠區光伏電站、智能微電網和能源管理中心。打造綠色園區,推行園區綜合能源資源一體化解決方案,推進工業園區分布式光伏發電、集中供熱、污染集中處理等項目建設,實現園區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構建綠色供應鏈,以汽車、電子電器等行業龍頭企業為依托,落實綠色供應標準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應用信息技術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完善采購、供應商、物流等綠色供應鏈規范,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

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加強對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管理和監督。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對節能目標責任考核未完成等級的重點用能單位實施強制能源審計。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體系建設,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效果評價。加快推行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實現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實時動態監測。實施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引領行動,促進重點用能單位提升能效水平。加強節能監察,組織開展強制性能耗、能效標準貫標及落后用能設備淘汰等監察,實施重點行業、重點用能企業專項監察。

第四節大力開展建筑領域節能

推動新建建筑節能。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探索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城鎮新建建筑。完善新建建筑在規劃、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節能監管機制,加強縣區一級建筑節能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節能強制性標準。研究制訂我省強制實施的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驗收標準。鼓勵高標準、嚴要求、規模化發展綠色建筑。在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加強綠色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大力發展運行階段綠色建筑,鼓勵發展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

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健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標準,鼓勵應用PPP、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手段推進建筑節能改造。

探索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模式,形成多樣化、低成本、高效能的技術路徑。結合城市熱島改造、舊社區低碳生態化改造、城市更新工作,規模化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支持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工作基礎扎實的地區,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集中連片推廣。強化賓館、辦公樓、商場等商業和公共建筑低碳運營管理。

推進建筑工業化。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為特征的綠色建造方式,以建筑設計貫穿標準化的措施,強化推廣應用預制內外墻板、預制樓梯、疊合樓板、預制窗臺板、整體廚衛、集成房屋、建筑幕墻、智能家居、建筑設備、成品鋼筋、定型模板技術、集成機電等成熟技術與產品,以及一體化裝修、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培育一批建筑產業集群、基地,延伸建材產業鏈,提升綠色建材質量,提升建筑業現代化水平。

專欄9建筑節能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

1.主要任務。

(1)新建建筑節能。實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計劃,結合夏熱冬暖地區氣候特點,制訂實施更高要求的建筑節能標準。“十三五”時期,新建建筑節約能源超過700萬噸標準煤。

(2)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立省市互聯共享的建筑能耗監管信息平臺,出臺我省公共建筑能耗標準,“十三五”時期,全省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超過2200萬平方米。

(3)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進一步完善太陽能光熱、光電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政策措施、技術標準體系,健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應用的檢測與評價指標。

2.重點工程。

(1)綠色建筑推廣工程。制訂實施我省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驗收標準,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比例達30%。加強綠色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大力發展運行階段綠色建筑。

(2)低碳建筑示范工程。對合適的民用建筑通過將先進的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與建筑有機結合,為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提供先行示范;對舊城改造在保持其建筑文化底蘊的同時,有效提升舊城建筑的科技水平,打造一批集區域文化、旅游參觀、居住舒適、科技含量高且具有明顯節能特征于一體的特色低碳建筑示范工程。指導各地根據實際,建設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

(3)建筑工業化。推動國家和省級示范城市新開工保障性住房、“三舊”改造項目、政府投資項目裝配式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0%以上,商品房的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10%以上,到2018年,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年度新開工建筑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建造的建筑面積占同期新開工建筑面積比例每年提高2~3個百分點。

第五節積極實施交通運輸節能

優化綜合運輸服務網絡。創新運輸組織模式,提升綜合運輸通道服務效能。鼓勵加快發展運量大、占地少、污染輕的運輸方式和運輸組織形式。發展先進適用的運輸裝備,建立健全汽車綠色維修技術和管理體系。推進多式聯合運輸和甩掛運輸發展,構建集約高效的貨運物流體系。加強基礎設施網絡結構優化,加快高快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網的建設,推行基礎設施綠色建養。

12345678...11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