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2-07 13:11
來源:最高檢
第十一條 環保部門認為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決定不當的,可以自接到不予立案通知書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復議決定,并書面通知環保部門。
第十二條 環保部門對公安機關逾期未作出是否立案決定、以及對不予立案決定、復議決定、立案后撤銷案件決定有異議的,應當建議人民檢察院進行立案監督。人民檢察院應當受理并進行審查。
第十三條 環保部門建議人民檢察院進行立案監督的案件,應當提供立案監督建議書、相關案件材料,并附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立案后撤銷案件決定及說明理由材料,復議維持不予立案決定材料或者公安機關逾期未作出是否立案決定的材料。
第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環保部門不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的,可以派員查詢、調閱有關案件材料,認為涉嫌環境犯罪應當移送的,應當提出建議移送的檢察意見。環保部門應當自收到檢察意見后3日內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并將執行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公安機關可能存在應當立案而不立案或者逾期未作出是否立案決定的,應當啟動立案監督程序。
第十六條 環保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已作出的警告、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的行政處罰決定,不停止執行。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原則上應當在公安機關決定不予立案或者撤銷案件、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人民法院作出無罪判決或者免予刑事處罰后,再決定是否給予行政處罰。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辦理期間,不計入行政處罰期限。
對尚未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環保部門依法應當給予或者提請人民政府給予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責令停產停業等行政處罰,需要配合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應當給予配合。
第十七條 公安機關對涉嫌環境犯罪案件,經審查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立案偵查后認為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經審查依法應當予以行政處罰的,應當及時將案件移交環保部門,并抄送同級人民檢察院。
第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符合逮捕、起訴條件的環境犯罪嫌疑人,應當及時批準逮捕、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對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3日內,書面告知移送案件的環保部門,認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可以提出予以行政處罰的檢察意見。
第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并通知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或者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審查后,認為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將案件退回補充偵查的,應當制作補充偵查提綱,寫明補充偵查的方向和要求。
對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補充偵查提綱的要求,在一個月內補充偵查完畢。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和人民檢察院自行偵查需要環保部門協助的,環保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第三章 證據的收集與使用
第二十條 環保部門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依法收集制作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監測報告、檢驗報告、認定意見、鑒定意見、勘驗筆錄、檢查筆錄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第二十一條 環保部門、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據材料,經法庭查證屬實,且收集程序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二十二條 環保部門或者公安機關依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組織專家研判等得出認定意見的,應當載明涉案單位名稱、案由、涉案物品識別認定的理由,按照“經認定,....。.屬于不屬于....。.危險廢物,廢物代碼....。.”的格式出具結論,加蓋公章。
第四章 協作機制
第二十三條 環保部門、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應當建立健全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長效工作機制。確定牽頭部門及聯絡人,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通報銜接工作情況,研究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部門銜接的對策,協調解決環境執法問題,開展部門聯合培訓。聯席會議應明確議定事項。
第二十四條 環保部門、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應當建立雙向案件咨詢制度。環保部門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可以就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證據的固定和保全等問題咨詢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可以就案件辦理中的專業性問題咨詢環保部門。受咨詢的機關應當認真研究,及時答復;書面咨詢的,應當在7日內書面答復。
第二十五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辦理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需要環保部門提供環境監測或者技術支持的,環保部門應當按照上述部門刑事案件辦理的法定時限要求積極協助,及時提供現場勘驗、環境監測及認定意見。所需經費,應當列入本機關的行政經費預算,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六條 環保部門在執法檢查時,發現違法行為明顯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通報。公安機關認為有必要的可以依法開展初查,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及時依法立案偵查。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前,環保部門應當繼續對違法行為進行調查。
第二十七條 環保部門、公安機關應當相互依托“12369”環保舉報熱線和“110”報警服務平臺,建立完善接處警的快速響應和聯合調查機制,強化對打擊涉嫌環境犯罪的聯勤聯動。在辦案過程中,環保部門、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啟動相應的調查程序,分工協作,防止證據滅失。
第二十八條 在聯合調查中,環保部門應當重點查明排污者嚴重污染環境的事實,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及時收集、提取、監測、固定污染物種類、濃度、數量、排放去向等。公安機關應當注意控制現場,重點查明相關責任人身份、崗位信息,視情節輕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采取相應強制措施。兩部門均應規范制作筆錄,并留存現場攝像或照片。
第二十九條 對案情重大或者復雜疑難案件,公安機關可以聽取人民檢察院的意見。人民檢察院應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