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04 10:45
來源:啟迪桑德環境研究院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們說到,依靠一種終端的垃圾干、濕分離技術,“優化三分法”可以達到“四分法”的效果,而且干、濕垃圾終端分類效果明顯優于源頭分類收集的干、濕垃圾。這種堪稱垃圾分類神器的新技術是怎樣做到神助功的呢?
這種垃圾分類神器就是一種放大的榨汁機!它可以將垃圾中的液體部分快速擠壓出來,由于采用了百兆帕級的高壓,有機泥漿全都被擠壓出來了,整個干、濕分離是一種全自動的快速過程,能耗低。
垃圾高壓擠壓干濕分離技術的開發基礎
有機垃圾成分都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而無機垃圾及塑料袋、大型纖維等沒有流動性。
百兆帕級的高壓可以擠破垃圾袋使濕垃圾迅速流動并最終穿過高壓腔體的小孔分離出來。
高壓腔體的周圍布滿濕垃圾流出的小孔通道,保證濕垃圾能夠順利快速的流出,并能阻止干垃圾外逸。
2015年混合生活垃圾高壓擠壓干濕分離技術取得了突破,并在工程項目上得到了成功應用,真正做到了“干垃圾更干、濕垃圾更濕”。
垃圾干濕分離高壓擠壓機▲
垃圾終端干、濕分離技術示范工程已經運行一年,生產線簡單可靠,每天可以處理原生混合垃圾200噸/日。這條干、濕垃圾分離生產線只需要每噸垃圾10度電的用電成本!是不是比前端垃圾干濕分類便宜很多?這種終端技術分出來的干、濕垃圾是什么樣的呢?請往下看:
干垃圾主要由破碎的塑料袋、擠干的紙張、織物和飲料盒、破碎的磚瓦木竹和干果皮以及渣土等組成,整體含水率30~40%。塑料袋和飲料盒均已經破碎,殘留的易腐爛有機成分小于10%。低位熱值2000~3000大卡/公斤,更有利于焚燒發電或熱解氣化。
更多詳情請點擊下方視頻獲取
濕垃圾主要由半漿狀有機類垃圾組成,含水率高于70%,細小的紙塑類雜質含量低于10%,由于大塊雜質含量極少,因此無需額外的預處理即可直接進入厭氧發酵工藝。更多詳情請點擊下方視頻獲取?
老話題新反思:發達國家幾十年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真那么好嗎?
實際上除了日本、德國外,其他發達國家的垃圾分類并不是中國人想象的那么理想,再加上中國的垃圾與發達國家也有著根本性質的不同,因此中國完全沒有必要跟在這些發達國家的后面學習那種事倍功半的垃圾分類模式,我們應該開發中國特色的垃圾分類模式。中國這種終端垃圾干濕分離技術的出現使中國的垃圾分類工作具備了彎道超車的重大機遇!很幸運!我們有了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垃圾分類模式——“優化三分法”,其核心就在于垃圾的干、濕分類就在終端工廠解決!
垃圾干濕分類模式對比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