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28 18:0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葉馨
“十三五”規劃將生態環保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國家政策持續利好,環境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據測算,在水處理細分板塊,2016至2020年滲濾液市場的總容量將達270億,而未來5年高鹽水市場容量或將高達千億。
北京天地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天地人),憑借在垃圾滲濾液處理領域的優秀業績與特種膜處理技術,近日在備受關注的“2016年度中國固廢行業企業評選”中,榮獲了滲濾液處理板塊的領先企業獎。2017,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天地人又將如何把握機遇、在行業的深度變革中成功轉型,實現占領產業鏈高端的藍圖?天地人總經理謝濤,講述了公司的戰略轉型新布局。
轉型:占領“微笑曲線”的兩端
天地人啟動占領產業鏈高端的轉型戰略,基于“微笑曲線”理論——就像微笑嘴型的一條曲線,中間是制造,兩端朝上,左端是研發,屬于全球性的競爭;右端是營銷,主要是當地性的競爭。而當前制造產生的利潤低,全球制造也已供過于求,但研發與營銷的附加價值一直都比較高。我想,對于企業來說,只有不斷變革和創新,加快產業升級和轉型,才能始終占領“微笑曲線”的兩端。
在未來實現對產業鏈高端的占領,將成為天地人啟動戰略轉型全新布局的中心思想。
其實,天地人在2016年就開始了戰略轉型,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源自市場激烈競爭的壓力。近年,眾多“野蠻人”借助自身的低成本資金優勢、良好的政府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乘著PPP項目的大潮,紛紛跨界進軍環保產業,產業內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這些企業所具有的體量大、跨界、起點高等優勢,是一般中小民營環保企業難以抗衡的。政府大力推行PPP項目,中小環保企業原有的商業模式必將受到巨大沖擊,市場的利潤空間也將遭受進一步擠壓,在市場競爭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常態下,要想突破重圍不被行業淘汰出局,首先要把握行業大勢,順勢而為,做強做大。
再有,一個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是考量其是否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依據。學會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樹立全新的競爭觀念,把精力用在自主研發和產業鏈升級上,不斷創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進入產業價值鏈高端,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市場勢力和技術勢力,也是企業實現跨越性發展的必由之路,當然,這也是天地人的必行之道。
布局:技術、服務、品牌“三駕馬車”齊驅
在我看來,天地人是具備轉型和創新基礎的。這集中體現為“技術研發能力、設備集成能力、售后服務體系、團隊穩定優勢”四大基礎的支持。
占領產業鏈高端,從布局策略上,天地人將重點圍繞“研發、服務、品牌”這三方面著手運作。總的來說,我們將以技術研發作為核心驅動力,進一步完善產業鏈的核心技術;以服務作為切入點,深挖服務的內涵,并延伸服務的廣度與深度,做大做強服務;同時,以品牌推廣作為催化劑,擴大企業的市場影響力。
最終,將通過技術、服務和品牌上的優勢,向價值鏈的更高端延伸,尋找更高的附加值,全面打造出屬于天地人的產業藍海。
技術:創新不止,研發投入累計近1億
在探索水環境保護的路上,天地人非常重視技術研發投入,這是有數據可證的。
在天地人發展的十幾年間,累計投入研發費用已近1億元。近幾年,平均每年更是投入約900萬元,占到企業利潤收入的10%以上,可見天地人對研發的重視。當然,這些投入都是有回報的,天地人的研發能力在不斷提升,例如,天地人已成功將DTRO系統國產化、成功開發了DTL系統、研制了DTZ系統、改進了MBR系統等等。
2016年,天地人不斷開拓創新發展的商業模式,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BT、BOT、EPC等方式,實現與投資者的合作共贏。通過與實力雄厚的投資者建立基于戰略層面的股權合作,天地人贏得了強大資金的注入,實現了資本的撬動。
下一步,我們還將籌建新的研發基地,將天地人的先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通過擴大規模、降低邊際成本,實現企業的進一步壯大發展。我們相信,只有加大投入,提高研發能力,創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才能真正掌握產業鏈競爭力。
服務:“2+1”,打造客戶化的智慧服務體系
服務,向來是考量一個企業口碑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互聯網+”時代,企業的服務該如何做?我認為,天地人接下來在這方面的舉措,是具有前瞻性規劃性的。首先,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運用互聯網技術的便利,提供更智慧的優質服務是我們的目標;再者,構建“兩個系統+一個中心”即“2+1”的服務模式,是我們致力于打造的客戶化智慧管理體系。
未來,在服務規劃上,我們將以“兩個系統”平臺的建設作為天地人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一個是“客戶管理系統”平臺的打造,總共的客戶容量可達到2000個,能夠分行業主動收集全國所有客戶和潛在客戶的信息,再通過系統化的信息錄入,建立天地人的客戶信息庫,同時明確每個客戶的管理負責人,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聯系,并隨時將其信息反饋錄入系統。
編輯:葉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