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內蒙古人民政府印發《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 建立排污權市場機制

時間:2016-12-27 15:17

來源:中國水網

三、制度機制建設

(十)推進建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水流、耕地等自然生態空間和礦產等自然資源資產進行確權登記。在對旗縣(市、區)自然資源資產分布狀況進行普查的基礎上,研究探索確定我區生態底線,逐步推開森林、草原、土地、水資源、礦產和大氣等六種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建立自然資源資產數據庫。配合國家做好呼倫貝爾市自然資源資產審計試點工作,對伊金霍洛旗和阿爾山市開展重點自然資源資產領導干部離任審計試點工作。從2018年起,進一步擴大審計范圍,逐步建立起經常性、常態化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監督制度。穩妥有序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加快形成損害生態者付費的賠償機制,制定生態環境損害索賠啟動條件、鑒定評估機構選定程序、管轄劃分、信息公開等管理辦法。(自治區林業廳、農牧業廳、水利廳、國土資源廳、環保廳、統計局、審計廳負責)

(十一)建立穩定投入機制。進一步完善自治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財政轉移支付辦法,逐步增加對國家和自治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多樣性優先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中央和自治區預算內投資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內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予以傾斜。探索建立自治區生態保護補償基金。完善森林、草原等資源收費基金和各類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征收管理辦法。建立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繼續加大資金投入,開展無責任主體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加快建立基于區域能源開發和生態破壞的生態補償機制,制定針對能源輸出地區的生態補償辦法和財稅政策,啟動外送電生態補償試點。(自治區財政廳、地稅局、林業廳、農牧業廳、水利廳、國土資源廳、環保廳、發展改革委負責)

(十二)建立生態補償市場化機制。完善生態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使保護者通過生態產品交易獲得收益。推動建立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和建設交易平臺。推動重點流域、重點區域排污權交易,建立排污權競價交易的市場機制,逐步推行排污權抵質押的融資產品。加快我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做好京蒙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開展生態補償模式,鼓勵有能力的第三方進入生態補償交易市場,積極推進第三方評估、檢測、服務和生態受損地區的環境恢復治理。(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水利廳、環保廳負責)

(十三)健全配套制度體系。加強生態保護補償效益評估,完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指標體系,積極培育生態服務價值評估機構,組織開展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建立我區生態文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綠色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完善檢查評估指標體系。深化生態保護補償理論和生態服務價值等課題研究。(自治區統計局、環保廳、發展改革委負責)

(十四)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國家和自治區重大生態工程項目和資金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傾斜。開展貧困地區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創新資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促進當地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轉為生態保護人員。對在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礦產、光伏資源占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原住居民集體股權方式進行補償,讓貧困人口分享資源開發收益。引導貧困人口發展林業、草業、旅游等生態產業,大力推行資產收益扶貧機制。大力實施光伏扶貧工程。(自治區扶貧辦、財政廳、發展改革委負責)

(十五)加快推進法制建設。推動各盟市加強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設,加快推進《內蒙古自治區基本草原保護條例》、《內蒙古自治區義務植樹條例》和《內蒙古自治區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實施辦法》等貫徹落實工作。推動出臺《內蒙古自治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實施《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自治區農牧業廳、水利廳、林業廳、環保廳負責)

四、加強組織實施

(十六)強化組織領導。在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領導下,建立生態保護補償部門協調機制,組織開展政策實施效果評估,研究解決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開展對各類資源生態價值的合理評估,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各項任務的統籌推進和落實。各地區要把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好落實。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研究細化具體政策措施,做好有關工作。積極向國家對口部門溝通匯報,爭取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

(十七)加強輿論宣傳。加強生態保護補償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典型示范、展覽展示、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產品有價、保護生態人人有責的意識,自覺抵制破壞生態行為,營造珍惜環境、保護生態的良好氛圍。

編輯: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