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07 19:07
來源:環保部
1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指出提高環境質量,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是當前核心任務。為此,環保部從去年底起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著手開展規劃相關落實工作。環保部11月29日印發《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以下簡稱計劃),作為實施規劃中提到的25項國家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之一的政策保障措施。
該計劃提出充分發揮環境標準引領企業升級改造和倒逼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通過依法治理、科技支撐、監督執法、完善政策等措施,促進工業污染源實現全面達標排放。計劃要求到2017年底,鋼鐵、火電、水泥、煤炭、造紙、印染、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等8個行業達標計劃取得明顯成效,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和環境監管機制進一步完善,環境守法良好氛圍基本形成;到2020年底,各類工業污染源持續保持達標排放,環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環境守法成為常態。
為此,計劃要求地方環保部門在2017年6月底前重點組織對以上8個行業開展行業污染物排放情況評估并上報環保部,2018年底前完成其余行業污染物排放情況評估并上報。在全面排查和評估基礎上各地環保部門將加大超標整治力度,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切實遏制偷排偷放等惡意違法行為,加強和相關部門配合實施超標排污聯合懲戒,并將進一步完善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
計劃強調要將所有工業污染源納入在線監控范圍,通過環保部污染源監控中心平臺對以上8個行業的超標企業開展電子督辦,提升在線監控數據可靠性,每個季度向社會公布嚴重超標企業名單。計劃重視信息公開,要求企業開展自行監測并通過網絡等渠道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接受監督。計劃將大力推動環境服務業發展,鼓勵第三方“環保管家”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服務和解決方案,計劃還鼓勵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強環保先進經驗、技術和方法的推廣。
我會在“十三五”期間,將積極引導企業與科研機構加強合作,幫助企業建設環保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產業化基地等科技創新平臺,加大對環保新技術新產品的宣傳推廣,為監測儀器行業企業開發新的污染因子在線監控設備提供認證方面的便利。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