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打造首都智慧垃圾分類模式

時間:2016-11-08 16:44

來源:中國固廢網

QQ截圖20161108165109.jpg

北京作為首都,城市管理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國的脈絡。近日,“互聯網+垃圾分類”的智慧垃圾分類模式在北京朝陽區首個試點區域——勁松中社區正式落地,12萬戶居民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刷卡積分制度。此前因“綠馨小屋”而家喻戶曉的北京勁松中社區,再一次憑借垃圾分類模式創新重回人們的視線。

北京是國內最早推行垃圾分類的城市,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新時期由政府主導的垃圾分類工作大致開始于2002年,基于北京“綠色奧運”中對奧委組的一個承諾。14年過去了,北京垃圾分類的成效卻顯得差強人意,像火車的車頭和車尾,政策和制度呼嘯著沖在前頭,落地工作卻被遠遠地甩在最后。垃圾分類期待強有力的變革,讓其真正落到實處。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總結,垃圾分類的兩個強有力推手——創新技術和鼓勵政策,已經漸漸為人們所了解。

QQ截圖20161108165141.jpg

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征求意見稿)》中關于垃圾分類的四大基本原則其中兩條:

鼓勵為主,強制為輔。對城鎮居民個人應以鼓勵為主,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并逐步形成主動分類的生活習慣。

加強技術創新,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垃圾收運系統平臺與線下物流實體相結合。

勁松中社區正是抓住創新技術和鼓勵政策相結合的要義,運用“互聯網+分類回收”思維,按照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合一”的思路,聯手首創環衛、蘇州伏泰科技開啟了區域垃圾分類建設工作。

QQ截圖20161108165227.jpg

垃圾桶有了專屬身份卡:分類流向隨時查

勁松中社區對試點區域內378個垃圾收集點進行了設施信息化改造,為全部垃圾桶嵌上帶有防水功能的NFC電子標簽,讓垃圾桶有了專屬的身份卡。管理人員在后臺可以瀏覽區域內垃圾桶的實時情況,包括地圖所在位置,垃圾桶基本信息(編號、所屬類別、所屬社區等),垃圾收集時間、收集重量、對應收集車輛。通過對垃圾桶信息的實時采集,可以隨時查看分類垃圾流向,掌握資源回收量,進行有效的溯源管理工作。

積分換大米:居民刷卡熱情高漲

在勁松中社區的可回收資源回收點(綠馨小屋)內,社區的大爺大媽們趁著清晨遛彎的時候將提前分類好的垃圾帶到這里,工作人員將垃圾過秤計量,居民刷卡記錄此次回收行為,包括資源品類、重量、數量,積分自動累積并上傳至垃圾分類管理后臺。通過積分的累積,居民可以兌換大米、卷紙、香皂等生活用品,“有借有還”的方式極大增強了居民的參與熱情。此外,居民也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一鍵預約,由工作人員親自上門回收并計量。

車輛安上一體機:收運效率最大化

區域內20輛收運車都裝上了伏泰車載一體機,實時采集車輛的位置、作業里程、收運桶數和收運量,工作人員從后臺能夠查看每一輛車的實時收運情況,進行每日的收運量管理,并借助理論收運量進行收運效率評估。結合垃圾桶產生量、收運頻率、地理位置和歷史狀況等,系統會給出最優收運路線建議,幫助駕駛員在最短時間和最短路程內將垃圾收集到位。

垃圾分類網站:宣傳監督齊步走

勁松中社區建立了垃圾分類網站和微信平臺,通過官方網站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發布環保新聞,進行活動通知。市民既可以通過垃圾分類網站了解最新的垃圾分類資訊,還能查詢垃圾分類設施分布,實現就近投放。分類網站和微信平臺還為居民提供了監督反饋渠道,居民可以為垃圾分類建言獻策,看到垃圾分類不規范的行為時還可拍照上傳并留言,實現宣傳和監管齊步走。 

智慧垃圾分類模式在勁松中社區實施數月以來,居民反響熱烈,通過技術+鼓勵的模式,產生了一加一遠大于二的結果,并形成了區域影響力強勁的“勁松中社區效應”,其智慧垃圾分類模式有望在朝陽區其他區域進一步推廣。

垃圾分類之路走了十多年也沒有走出突破口,如今借助勁松中社區這種智慧垃圾分類模式,越來越多的居民愿意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垃圾監管的手段也更加智慧化。這是一個好的開頭,我們也期待通過一點一點的累積,形成垃圾分類的蝴蝶效應,為城市垃圾分類提供真正的出路。

QQ截圖20161108165212.jpg

編輯:葉馨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