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25 09:25
來源:中國固廢網
藍色焚燒強調,焚燒不再是唯一的產業環節,只是切入固廢管理的最好產業切入點,更多要強調上下游的協同,以產生更大的價值增量。需要垃圾處理處置企業將產業鏈向更后面延伸,實現更多增量的價值收益。作為垃圾焚燒的重要環節之一“垃圾滲濾液處理”也是目前產業比較關注的話題,在2016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北京潔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鳳秋指出,滲濾液整體解決方案需要做到:安全、穩定、低能低耗、簡單的操作維護、和諧的外形設計、資源化提高焚燒發電量,從而為實現藍色焚燒提供強有力支持。
北京潔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鳳秋
以下為趙鳳秋論壇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最早的時候,垃圾焚燒還沒有開始,就有一批垃圾滲濾液項目出現, 2000年之前,主要是城市污水處理方法及高濃度污水處理方法。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對垃圾滲濾液的認識,以及國內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很多研究課題開始集中在垃圾滲濾液處理行業,同時引進了一些新的技術。
2000年到2005年之間,國內加大了技術的引進和研發。
2006年到2013年,垃圾滲濾液處理基本上只是膜生物反應器+深度處理。隨著藍色焚燒的提出,以及國家政策的不斷趨嚴,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技術也逐漸提高,2013年后,滲濾液處理開始探討近零排放技術,低能耗技術,資源回收發展方向及需求。
趙鳳秋指出,從這幾個發展階段看出,全國發展是不平衡的,潔綠和很多企業在合作過程中,感受到,雖然大家的標準是一樣的,但需求和內涵完全不同。這是技術發展的不平衡造成的。目前來講,一套完善的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必須做好每一個環節。
潔綠在近幾年,根據行業發展技術的需求,在分組可提升式微孔曝光技術、分體浸沒式超濾技術、濃縮液近零排放技術、臭氣二次污染控制技術、滲濾液處理安全體系建立等做了很多嘗試和應用,也為垃圾焚燒做了相應的助力。
潔綠部分科研成果
趙鳳秋表示,低能耗滲濾液處理技術,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厭氧技術等,尤其是對垃圾焚燒的滲濾液處理配套。
潔綠已經實踐運行了多個項目,趙鳳秋總結認為,厭氧技術必須做到隨著垃圾滲濾液成分的變化而有所調整。在項目中,潔綠實際上做了一些技術細節的調控,比如溫度、循環量等,需要在運營管理上下功夫。
趙鳳秋也指出,潔綠在曝氣工藝技術改進上做了很多工作,有很豐富的經驗。潔綠分組可提升式微孔曝氣技術在全國已應用十多個項目,均能正常可靠運行。目前,潔綠曝氣技術已經做到了大幅降低運行費用。
潔綠自主研發的低能耗外置浸沒式超濾機組,運行功耗低、此段噸水能耗不到0.5Kw; 采用抗污染能力強的PTFE材質膜元件,解決了斷絲率高的問題;設備成套化,便于維護檢修。趙鳳秋表示,低能耗外置浸沒式超濾機組在全國數十座焚燒廠滲濾液處理設施中應用,均穩定可靠運行。
垃圾滲濾液處理的第二個方面是垃圾滲濾液的資源回收,滲濾液經過處理后可實現資源化利用的部分包括:水及沼氣。
厭氧技術是潔綠最核心的技術。趙鳳秋介紹,潔綠厭氧技術的特點,厭氧效率高;調試時間不足一個月;氣產量大,產氣量達到0.4~0.5m3/kgCODCr,噸滲濾液(CODCr按60000mg/L計)可產沼氣不少于24m3,噸水可比同行業多3m3~5m3沼氣;甲烷含量高,達到50~70%。
趙鳳秋指出,厭氧含沼氣量非常大,而目前大部分的廠沒有應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潔綠十年前就做到了垃圾滲濾液處理沼氣的自用,尤其是在北方需要加熱,廠房里面需要取暖等情況,都用的是沼氣產生的熱量。
目前焚燒廠滲濾液產沼氣資源化利用面臨的限制主要有三點:第一,垃圾滲濾液產沼認識不足。第二,焚燒廠設計模塊化,各專業對接不暢。第三,對安全的擔心。趙鳳秋強調,這就需要頂層設計、沼氣利用技術配套和安全技術配套。
綜合分析可以計算,假設一個處理量為1000噸/日的垃圾焚燒廠,產生的垃圾滲濾液為300噸/日,至少沼氣回收利用年增收約400萬元,趙鳳秋表示,如果選擇潔綠低能耗技術年減少支出約200萬元。實現節能降耗、沼氣資源化利用,真正助力藍色焚燒夢想的實現。
趙鳳秋認為,實現藍色焚燒夢,滲濾液整體解決方案需要做到:安全、穩定、低能低耗、簡單的操作維護、和諧的外形設計、資源化提高焚燒發電量。只有這樣才能協助解決垃圾焚燒鄰避效應,環節低價競爭困境。同時,她也呼吁焚燒廠各專業間相互協作,統籌協調,把垃圾資源化做到極致,為實現藍色焚燒提供強有力支持。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