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全球資源開采量40年來增長三倍,加劇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

時間:2016-07-22 13:40

來源: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2016年7月21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資源委員會(IRP)最新發布的報告表明,日漸壯大的中產階層成為消費增速的“推手”,致使人們對于原材料的開采量在過去的四十年里增長了三倍。

報告警示,化石燃料、金屬和其他材料的大幅使用,不僅會加劇氣候變化、加深空氣污染、還會減少生物多樣性并最終導致自然資源的枯竭,造成關鍵材料短缺和局部沖突的風險。

“自然資源正以驚人的速度驟減,并已嚴重影響到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國際資源委員會聯合主席阿莉西亞·巴爾塞納·伊瓦拉(Alicia Bárcena Ibarra)表示。“這說明現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資源是推動經濟增長,幫助人民脫貧的關鍵因素。如果資源消耗殆盡,一切就來不及了。我們迫切需要在不可逆轉的結果產生之前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個極端復雜的問題,是對人類的考驗。它警示人類重新思考如何有效進行自然資源的開采,從而最大化地推動可持續發展。”

這份最新報告中關于物料流的信息,是對經濟統計數據的補充,它明確了全球環境問題的現狀和緊迫性,并支持各國針對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完成情況進行實時追蹤。

全球原材料開采量從1970年的220億公噸上升到2010年的700億公噸,最富裕國家的平均消費量是最貧窮國家的10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如果世界繼續以當前的方式提供住房、交通、食物、能源和水,到2050年,地球90億人每年需要1800億公噸資源。這幾乎是現在的三倍,且極有可能導致土壤和水體的酸化及富營養化,加劇水土流失,造成更嚴重的浪費和污染。

報告還對各國人均資源足跡進行排名——即一個國家對于資源的最終需求量。這一指標揭示了各國對于全球自然資源庫的實際影響,也很好地反應了一個國家的物質生活水平。



2010年,歐洲和北美的人均資源足跡為20—25公噸,居排行榜之首。相比之下,中國人均資源足跡為14公噸,巴西13公噸。

亞太、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以及西亞的人均資源足跡在9—10公噸之間。非洲人均低于3公噸。

隨著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球資源使用量自2000年以來迅猛增長,世界對于鐵、鋼、水泥、能源和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自1990年以來,全球的資源利用效率幾乎沒有改善。事實上,在2000年左右效率開始下降。當前全球經濟相較2000年,單位GDP所需資源更多。因為制造中心已經從資源節約型經濟體,如日本、韓國和歐洲轉移到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等不太節約的經濟體。這導致了單位經濟活動造成的環境壓力加劇。

這份名為《全球物料流和資源效率》的報告提出了各種方法,確保在維持全球經濟增長、促進人類發展的同時,減少原材料的使用。

“讓經濟增長同資源消耗脫鉤是當前環境政策的大趨勢,也有助于人類社會的繁榮和自然環境的維護”,由34個國際著名科學家、30多個國家政府以及其他團體組成的國際資源委員會表示。

脫鉤將有助于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但這需要各國政府出臺深度的策略。研發領域的投資,以及更好的公共政策和融資,將保證經濟的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增長,創造就業。

但僅僅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不夠的。高效率及低成本將有助于經濟增長,但同時資源需求量也會增加。國際資源委員會建議為開采出的原材料標上價格,以反映出資源開采和使用時的社會和環境成本,減少資源的消耗。額外籌集來的資金可用于投資資源密集型產業。

展望未來,國際資源委員會警示,低收入國家需要更多的資源才能達到高收入國家的發展水平。不斷增長的需求可能會導致當地沖突,比如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采礦業與農業和城市發展的競爭。

完整報告(pdf)下載:  http://unep.org/documents/irp/16-00169_LW_GlobalMaterialFlowsUNEReport_FINAL_160701.pdf 

政策制定者總結(pdf)下載:  http://unep.org/documents/irp/16-00271_LW_GlobalMaterialFlowsUNE_SUMMARY_FINAL_160701.pdf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