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05 09:32
來源:中國水網
“目前青島佳明在跟蹤的政府購買服務或PPP項目有7-8個,總投資需6個億左右,僅僅依靠公司的自有資金很難完成。”在2016(第十屆)環境產業創業創新論壇,聯合路演之新三板之夢環節,青島佳明測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修蓬介紹了公司最近的計劃和融資需求,同時他也坦言,公司曾經過了一段迷茫期,通過變革創新,不斷調整了公司的狀態,未來希望更多與資本市場溝通,借助資本的力量,不斷變革和創新。
以下根據鄭修蓬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青島佳明測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佳明”)在環保界算得上是老將。鄭修蓬表示,青島佳明是一家專業生產環境監測設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建于1995年,現有廠房2萬余平方米。2012年6月25日,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2013年4月,公司遷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研發生產基地——青島佳明光電產業園區。現轄一個全資子公司、二個控股子公司和多個分公司。是青島市最具實力的擬上市公司之一,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目前公司秉承“厚德敬業,自強創新”的企業精神,致力于先進的環境分析檢測、智慧環境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開發。以自主研發為主,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對外合作為輔,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路線。為環境保護、能源電力、水利水務、交通和衛生疾控等行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使企業發展成為國內一流的環境分析檢測、智慧環境產品及其運維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通過創造和培育佳明品牌,持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鄭修蓬坦言,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青島佳明也聽到了擔憂之聲,“佳明走過這么多年,為什么一直很平淡,沒有很出彩的地方?”實際上在2010年以前,青島佳明發展非常快,每年的銷售都在翻番。但到2010年左右,公司進入了市場迷茫期。鄭修蓬表示,迷茫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在科技研發、創新方面的動力不足,進入小富即安的時期。從2011年開始,鄭修蓬帶領青島佳明不斷調整狀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科技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對此,鄭修蓬很欣慰,他說,到2015、2016年左右,公司已經嘗到了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目前青島佳明銷售利潤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科技創新的回報。
青島佳明的主要業務涉及環境監測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安裝與運營等。重點技術創新包括,光譜分析技術、多參數檢測技術、微生物檢測技術、智慧環保技術。目前所有的科技創新都是圍繞這4個技術展開。主要產品包括微生物監測系列產品、大氣污染源VOCs在線監測系統以及地下水移動實驗室監測系統等產品。擁有先進的組裝、調試電子生產線,年生產能力一千余套;建立了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銷售網絡,年產值過億元,在國內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鄭修蓬介紹,現在比較有特色的產品就是微生物檢測產品,微生物監測系列產品使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有酶動力學方法、發光細菌法等。JMS-CPMⅠ型大腸菌群便攜式快速檢測儀便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檢測不同水體中糞大腸菌群和總大腸菌群等項目的一項專利產品,其原理是酶動力學方法,它采用先進的光、機、電前沿技術,通過精密的光度檢測及特定算法處理得出糞大腸菌群的濃度,與傳統方法相比在檢測方式上是一項重大突破。已經累計中標環境監測總站約2000萬元項目。另外,公司在大氣污染源VOCs在線監測系統、地下水移動實驗室等方面都做到了創新和突破,并擁有多個成功應用案例。
不僅在科技上做到創新,青島佳明在公司改革方面也做到了突破和創新。2012年 6月,青島佳明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鄭修蓬、郭亮紅夫婦。鄭修蓬持股比例為44.16%,為公司持股比例最大的股東;郭亮紅持股比例為18.23%,二人合計持有公司62.39%的股份。
鄭修蓬表示,青島佳明在科技創新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突破,有了很好的產品以及技術創新的想法。目前公司在跟蹤的政府購買服務或PPP項目7-8個,總投資需6個億左右,僅僅依靠公司的自有資金很難完成,計劃融資額度8000萬,本次融資3000萬用于政府購買服務的前期投入。隨著業務的發展,不排除公司發行債券、項目貸款或者再進行第二輪的股權融資。經過本輪融資,2016年利潤實現翻番,三年內的利潤增長率不會低于30%。青島佳明希望與國內有良好資源的公司進行產業合作,共同參與智慧園區、智慧環保項目的建設。
現場互動點評:
清融信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孟祥國:青島佳明的項目沒有把自己的優勢介紹出來,面向投資人企業有融資的需求,一定要把自己的優勢介紹出來,同時要把自己的前景介紹出來。對于投資方來說,更多要看的是未來。目前公司的年產值已經過億,做到這個程度確實很不容易,對此表示祝賀。希望公司未來能進一步創新和發展,通過融資平臺獲得更好的資源,有更好的前景。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