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26 09:44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葉馨
一切基于信息不對稱的商業模式,在“互聯網+”的時代浪潮下都面臨挑戰。商業世界的基本要素正在被重構,信息對稱下的商業之道是創新加資本。優秀的企業唯有順勢而為,謀求在信息對稱法則之下賺錢,方能力保基業常青。
——傅濤
近日,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在環境產業CEO特訓班及外部授課時強調,互聯網時代,優秀的企業需要謀求在信息對稱之下賺錢,惟其如此,才能在激烈競爭中更好地生存。
本文根據授課內容整理。
信息不對稱的商業結構基礎在動搖
《連線》雜志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寫過一本書《必然》。他在書中憧憬人類未來20年、30年的場景,絕對不可想象。實際上,當我們從現在往回看的時候,我們都會吃驚,這種變革會這么的大,包括我們現在對金融的理解,對網絡的理解,對社會的理解,對公司的理解,其實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我們E20環境平臺是不到3年前開始做微信公眾號的,當時也想像不到微信成為潮流和趨勢會這么快,從微博到微信,之間還有這么多新生事物產生。互聯網化,對我們影響是很大的:第一是它加速了社會的進步,也加速了每一個單品之間聯絡的關系,不再是原來工業思維的聯絡關系。第二是互聯網化對商務的影響。以前的商人,倒買倒賣做生意,都是基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商業機會——你的進貨價格低,別人進貨價格高,就可以賺取差價,或者在很多中間環節分享這個差價收益。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商業中的這種不對稱會被消滅掉,這意味著我們原來基于商業不對稱產生的很多商業結構,它存在的基礎可能會發生動搖。如果你的商業模式是基于“你知道而別人不知道、你認識這個人而別人不認識這個人、你關系近而別人沒有這個關系”而產生的盈利,那么,這種盈利模式在未來將是很難持續的。
優秀企業應謀求在信息對稱之下賺錢
越來越多的趨勢表明,無論現在的還是未來的企業,都必須立足在信息對稱之下考慮如何去賺錢,也就是當別人都知道相關信息的時候,你如何去賺錢。出路是創新加資本。
雖然現在還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環保產業也還沒有發展到信息完全對稱,但是通過互聯網的發展,通過大數據的發展,你會發現這個年代的發展速度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很可能三五年后互聯網就消除了幾乎所有的中間環節,我們就會面臨一個信息機會對稱的市場環境。
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影響,歸根到底其實是三件事:它讓時間變得更快了;它讓空間變得更大了;它讓事物相互之間的關系發生變化了。從互聯網崛起到現在,它已經顛覆了20多個行業:最早從媒體開始,例如中央電視臺的廣告逐年在下降,而自媒體發展迅速;阿里巴巴吞掉了多少實體店;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打車等一系列我們原來認為不可能顛覆的行業,都在被顛覆,并且這個速度還在加速,馬太效應愈加明顯。互聯網正在消除越來越多的中間環節,它可以讓沉寂的、浪費的資源流動起來,其實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最近的能源價格下降,從某種程度上講也跟互聯網的發展有關系)。
互聯網影響商業,未來的商業是基于信息對稱之下的商業。你在做商業結構時就需要思考,在信息對稱以后我們該怎樣去賺錢,而當資源和能源價格進一步下滑的時候,商業上應該怎樣去進行設置。信息對稱下的商業之道,是創新加資本,即用創新尋找藍海,用資本決勝未來。
編輯:葉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