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2-29 15:53
來源:宇墨Umore
作者:史方標
2015不僅環保行業并購火熱,事實上中國產業整體也已迎來了并購重組的高峰。wind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并購市場發生了6269起并購案,交易總金額達到2.8萬億元,雙雙實現大幅增長,并創歷史記錄。可見,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并購交易已成為各行業資源大規模重組的共有特征。
16年開年,即使受節假日影響,環保行業并購依舊保持活躍,1月,環保行業發生8例并購,涉及交易總金額15.2億元。買方在規模擴張、縱向整合、海外并購、業務轉型等方面都有所斬獲。此外,清水源、環能科技、盛運環保等多家環保企業都表達了近期的并購意愿。
看點
環境服務商布局固廢細分領域。近一兩年發展速度驚人的云南水務及瀚藍環境這兩家環境服務商,不但是PPP項目市場最為活躍的投資人,也是走出經營區域向全國乃至海外鋪展業務,提升經營格局的成功典型。近期兩家公司布局固廢產業細分領域的意圖明顯,1月,二者都實施了分別對醫療危廢及餐廚垃圾處理領域的后續并購。目前這兩個細分領域還存在著大量運行狀況好壞不一的項目及規模和能力參差不齊的中小型環保公司。隨著各大環保巨頭對此更加關注和感興趣,這些領域有可能再次出現“跑馬圈地”的局面。
環保+互聯網or互聯網+環保?在官方的強力推動下,15年以來“互聯網+”成為各行各業都不得不談也不能不談的概念。疊加上大眾創業及創投資金的熱潮,以“互聯網+”為主要概念的產品在去年呈爆發式地出現。而當經濟轉冷,資本入冬,大潮退去還穿著褲子的已是少數。“互聯網+環保”概念又紅又專的廢品回收平臺就是如此,15年中,包括百度、京東、聯想在內的一系列互聯網軟硬件巨頭及環保上市公司紛紛投資造勢表示要打造廢品回收O2O平臺。而至今天,似乎只有京東入資的愛回收和格林美的回收哥兩個產品算得上還活著。這兩個產品在形態上雖然類似,但卻分別是由互聯網公司主導的“互聯網+”和由傳統行業公司主導的“+互聯網”兩種思路的碰撞。顯然,前者長于線上平臺,而后者長于線下的網絡積累。此次格林美1.83億元入股云服務公司廣和慧云,便可理解為對互聯網技術短板的補足(公告稱“此次合作廣和慧云將為格林美的‘互聯網+分類回收’業務提供技術支持”)。
編輯:任萌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