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9-17 14:46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成苗苗
由于公司事務繁忙,陳效新與我們的見面約在晚上,他自己開車準時到達,提著公文包,看起來是剛剛結束工作。銷售出身的他,總是很忙碌。已經不是第一次見面,但第一次聽他與博大的故事。
明星銷售直接當總經理
在宜興環保行業里,陳效新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他曾有一個“明星銷售”的頭銜。陳效新告訴我們,入這一行得益于當時宜興有眾多鄉鎮企業,與很多宜興企業家一樣,高中畢業的陳效新成功考入水處理工廠學習技術,上學期間成績就不錯的他順利從工人做到技術員再做到車間主任,但當時的技術工人收入并不高,于是陳效新轉做銷售,他的人生也從此開始不一樣。
當時的客戶大多是兵工廠,外人很難進入,而陳效新以售后回訪的形式與客戶建立聯系,幾年的技術學習雖然沒有給他帶來很可觀的經濟效益,卻為他吸引客戶打下了基礎。對技術門清的他出手不到一個月就拿下了一個單子,此后他成了當時訂單量最高的銷售。到1994 年,鎮上不認識陳效新的人也已經知道了這個名字,陳效新成了鎮上公認的明星銷售。
由于業績突出,鎮上領導推薦陳效新到宜興黨校學習,得知同去的都是“當官的”,陳效新毅然退出,“我不想當官”,他說。
放棄官途的陳效新很快得到第二個機會:1994 年,陳效新被調到宜興市水處理環保設備實業公司擔任總經理,銷售員直接當總經理,當時還是不多見的。但這一去,陳效新便再也沒有離開。1994 年改制,改制時公司虧損,而兩三年后已經做到了全鎮同行業績第三的好成績。明星銷售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微生物菌種引領博大轉型
1996 年公司轉型,由原來的傳統環保產品轉向國際領先的環境微生物處理技術。
1999 年公司正式更名為江蘇博大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專門針對國內亟待解決的高難度、難處理的工業廢水等瓶頸問題,進行了多年的研究開發和應用。
2003 年,博大研發的“倍加清”特種微生物首次在上海寶鋼含油廢水中成功應用,解決了鋼鐵廢水處理的國際性難題,從此在國內鋼鐵行業得到廣泛推廣應用,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獲無償資助800萬元,后來又延伸到石油、石化等行業。
最近幾年,眼光獨到的陳效新帶領博大進入石油污水領域,用微生物技術取代加藥技術,微生物方法每噸水處理成本只有幾毛錢,而加藥方法需要3 元錢以上,技術和成本的雙重優勢讓市場很快接納了他們,短短幾年時間,博大占到石油生物處理業務的90%。
對于自己的技術,他很自信:世界上水處理首選的是生物法,我們的優勢是菌種的篩選和配伍,現在有很多其他企業也在做,但是沒有我們控制的好。現在提到微生物法石油污水處理,行業內都知道博大的名字。這也讓他更加確定未來的博大將深耕石油污水領域,做國內石油污水微生物處理的領軍企業。
在一個領域的執著讓陳效新嘗到甜頭,同樣也帶來了挑戰,他說自己進入了一個最好的領域也是最不好的領域。作為宜興環保龍頭企業,博大成為市里推薦的上市試點企業。但因為石油行業的壟斷性,博大的業務拓展受到限制,至今也沒有邁出這一步,“我們不上市主要是來了錢沒地方用”,他毫不避諱地告訴我們,“博大輸在盈利模式的轉型上,商業模式上”,但是,不服輸的他也在積極尋求出路。
二次起航,瞄準創業板
石油、石化是相對壟斷的行業,很多時候關系鏈的力度超過了技術,為人耿直的他不愿意攀附關系,“如果有人給我介紹,認識中石油中石化的領導,拿個幾億的單子不是很容易嗎?但也許是性格所致,我不太會經營這個關系。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公正、公平的競爭機會。”交談中陳效新十分誠懇地向我們表露了自己的心聲。
另一方面,陳效新也在尋求資本的支撐,“宜興環保企業與資本結合或與上市公司合作創造第二次輝煌,這個肯定是好的”,他認為一個企業只有進入開放的市場,才能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
早在2000 年已經完成股改的博大,正在準備二次起航,進入創業板。未來的宜興環保企業估計要淘汰掉十分之九,留下來的是有特點的十分之一,對于宜興的未來,陳效新
作出這樣的判斷,作為細分領域被行業廣泛認可的企業,“我(博大)應該在這十分之一”,陳效新說。
企業簡介:
江蘇博大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1 年,是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國環境保護產業骨干企業。二十年來,博大始終致力于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研究和應用,掌握了二十一世紀最具競爭力的環境微生物和膜法水處理技術,專業為石油化工、鋼鐵、煤化工、市政等領域提供水務及固廢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涵蓋了投資、研發、咨詢、設計、制造、建設、管理、運營等在內的完整環保產業鏈,成功解決了多個污水污泥處理及回用的國際性難題。
編輯:成苗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