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0-12 17:30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成衛東
永不言敗,追求卓越是鵬鷂的企業精神,也是宜興環保企業的群體精神。----王洪春
E20環境平臺:宜興的環保產業發展歷史,與鵬鷂血肉相連,您作為宜興環保產業的領軍企業,可否為我們簡要描述一下其波瀾壯闊的歷史?
王洪春:宜興的環保產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1978年-1988:創新起步階段。宜興的環保產業發展與我表伯伯姜達君和我父親王盤君關系很大。1976年我的伯伯姜達君在上海工業設計院做給排水工程師,他利用工作便利和自身的技術經驗,幫助高塍農機廠開發了一些純水方面的產品,主要是離子交換柱,這就是高塍純水廠的前身。同時又在高塍村創辦了以循環水、冷卻塔為主產品的高塍太滆建筑設備廠,其創始人即為我父親王盤軍和蔣盤成。這二個企業就是江南鄉鎮企業的雛形。
后來我父親調到鎮工業公司,從事鄉鎮企業管理,他對這份工作無興趣,還想自己搞實業。當時正好有個機會,他認識上海元通漂染廠的工程師,聽說元通漂染廠要搞一個印染污水中試。但由于當時國內無人能做,我父親就想去做。他就想通過這個中試,學到一些環保經驗,鍛煉出一批環保人才。當即就和元通漂染廠談好,由我們來做試驗,漂染廠提供住宿和學習的場所,而我父親就自己拿出2000元錢,招收了18名高中畢業的學生,帶著他們去上海勤工儉學。那時我20歲,我們邊學邊干,白天為印染廠做中試,并出去打工賺生活費,晚上就請上海大學的老師和設計院的工程師來為我們上課。
1985年,上海要新建一個游樂場,即錦江樂園,當時是由日本捐獻。樂園要上自來水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承接該工程后,我們就回到了高塍,在打谷場上為他們進行生產。當時國內也無任何這方面的技術,我們就通過上海工程師的指導(主要是姜達君),先后開發了用于生活污水處理的WCB綜合污水處理設備、J型凈水器、球型水箱等一系列產品,這也為公司以后的發展奠定了產品基礎。
1986年,我們在高塍建立自己的生產廠,廠名借用當時的鄉鎮企業“高塍鎮建筑環保設備工業公司”。由于中國本土公司還基本上無要求進行環保處理,所以也無環保設施,所以工廠開發的產品主要是賣給外資企業,像可口可樂、雀巢咖啡等。
1987年,我們又開發了可以埋入地下的成套化的污水處理設備——WSZ埋地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當時的城市無市政配套設施,這種設備很適合分散式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特別是1992年、1993年小平南巡講話后,中國經濟再次提速,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房地產市場熱起來。特別是在上海,該設備占地面積小、對環境影響小的要求,深受上海地區歡迎,在上海得到快速推廣。
1988年,我們進行了股份制改革。當時,鵬鷂已是國內環保領軍企業,已初具規模,鵬鷂人意識到如果企業要持續發展,必須進行企業制度的創新。于是,我們和政府商談,由公司員工集資向政府買下企業。這種舉動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一種創舉,在社會上形成了強烈的反響。《新華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52個農民買下一個鄉鎮企業”的新聞,是中國允許搞私有化經濟的一個信號,在全世界多家報紙轉載。
1989年-2000年:仿制同質化競爭階段。因為有前面盈利的示范效應,89年以后宜興做環保的人愈來愈多,這給宜興的環保帶來更多的機會。特別是鵬鷂開發的WSZ地埋式成套污水處理設備,很有市場,紛紛開始仿制我們的設備。這個階段因為市場需求旺盛,而業主對環保的標準要求又不高,所以宜興的環保是業務員天下。但這也導致了環保設備低價無序競爭嚴重,同質化特點明顯的現象。
2000年-2011年:分化和獨立階段。因為同質化競爭嚴重,環保設備利潤越來越低,鵬鷂開始轉型做工程即EPC,先后研發及推廣了包括“CASS法污水處理技術”在內的多項環保、水處理新工藝。
2000年前后地方政府因資金在市政污水方面的投運,市場逐步開放,我們敏銳地發現BOT模式做市政污水處理,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我們先嘗試做了公主嶺項目,這是全國第一個市政污水BOT項目,國家發改委專門發內參予以探討及推廣。
2003年我們在新加坡上市后,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做BOT項目,從此專注于市政領域的污水處理業務。而宜興的其它一些有前瞻性的環保公司為了提高競爭力,避免同質化競爭,開始給自己明確定位,有的為市場做配套,有的專注在工業細分領域做出自己的特點。宜興的環保形成了多層級、多門類、多系列的市場格局。
E20環境平臺:從歷史看,鵬鷂是宜興環保大哥大,產業變革的引領者,商業模式的創新者,回顧鵬鷂30年的發展歷程,您有什么感悟?
王洪春:鵬鷂的發展可以說宜興環保濃縮的一段歷史,值得總結的地方很多。第一,宜興的企業家非常聰明,非常勤奮,注重營銷,有創新精神,很頑強,這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基因,所以宜興的環保產業發展了將近40年還是很有活力。第二,宜興的環保企業家也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對商業模式研究不夠、對資本的敏銳度低,偏安鄉下,視野窄,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所以阻礙了他們做強做大。就鵬鷂來說,94年政府給了我們一個上市指標,但我沒要,因為我們公司那時候非常賺錢,一年賺幾千萬,不需要上市。后來我們意識到資本的重要性時,到新加坡上市,但融資有限,對我們的業務支持力度不盡人意;銀行融資方面,宜興的銀行比較保守,資金功能沒發揮出來;當時,我們選擇項目的標準是盈利水平,對項目規模、品牌效應、社會影響力不夠重視,所以錯過了一些好的機會。你看桑德起步比我們晚,但發展速度比我們快,北京的視野、北京的影響力,以及北京的資本被文總發揮得淋漓盡致,值得我們學習。第三,做企業一定要走正道,要專注,把項目認真做,不斷提高項目的經營水平,我們目前的20個項目都運營良好。有人說宜興的環保設備低端、粗制濫造,這和以前的市場環境有關,“樣子工程”、低標準排放、執法不嚴,部分設備生產商就沒有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宜興人其實是有工匠精神的。你看宜興的紫砂壺做得多好,出了很多大師,全國聞名,沒有人說宜興的紫砂壺粗制濫造,所以只要環保產業的市場環境好,甲方的需求標準高,宜興是能夠提供好產品的。
E20環境平臺:2011年以后,環保產業成立戰略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支持環保的政策密集出臺,您覺得現在的市場環境是不是非常好?
王洪春:現在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確實比過去好,但是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現在國家推行PPP,強調公私合營,央企、國企、上市公司蜂擁而上,跑馬圈地,低價血拼,好像又回到幾十年前,只不過這次拼的的不是技術、產品,是資金成本,是在資本市場的對價。比如前段時間溫州40萬噸地下污水處理廠招標,最高報價和最低報價相差近5個億,報價低的都是國企和上市公司,表現出國進民退的趨勢。以前國企、央企和上市公司都不愿意做環保產業的。我們宜興就相當于野兔子,非常活躍,現在這些老虎們來了,很快就把我們這些野兔子吃了。當然老虎和兔子還是可以共生的,我們只能為他們做一些配套而已。這樣的競爭環境有失公平,因為民營環保公司創造的就業機會是最多的。
再說現在新環保法開始執行,還有78號文的出臺,提高了執法標準和執法能力,是好事,但是對環境企業不達標排放的執法過程中,也要注意到地方政府的法律責任,政府要依法執行PPP合同,要依法付款,要依法調價。比如污水處理BOT項目對進水是有要求的,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進水的標準,超標的進水會對污水處理設施造成損害,也會導致污水排放不達標的風險。
所以環保產業的發展不僅要有鼓勵政策,更要注重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公平公正,既要擺對政企關系,又要約束好政企雙方的法律責任,維護好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
E20環境平臺:現在宜興的環保企業有1500家,有人說宜興的環保企業未來只能剩下十分之一,意味著會有大批死亡,您怎么看宜興環保產業的未來格局?
王洪春:宜興的環保企業一定不會死,因為他們都經歷了千錘百煉,適應性強、活力大。現在整個環保市場還是很大,而且不再是過去以末端治理為主導的工程建設,而是以環境綜合服務為主導的效果治理,對技術服務、設備的要求都提高了。而宜興的環保產業有幾十年的產業基礎,很多企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得專做得精,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不斷發展壯大。他們注重技術創新,注重國際技術引進和轉移,注重團隊建設和運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都在加強。當然會有企業死亡,但不會大批死亡,幾十家消亡,幾十家又起來,這叫“換血”,這讓宜興的環保產業更有活力,生命力更旺盛。
E20環境平臺:鵬鷂是宜興環保公司里面規模最大、利潤最高、活得時間最久的公司,有什么秘籍嗎?
王洪春:一定要說秘籍,有四個。
第一,企業一定要堅守正道,要有自己的定力,憑本事做事,不做不正當的事情。我們拒絕賄賂,不通過行賄方式取得項目。我們對環境負責任,堅持做良心工程。
第二,要專注,不要盲目擴張。2000年以后,鵬鷂一直專注于市政領域的污水處理,我們投資運營的30多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較好的收益。雖然我們項目數量不多,但我們沒有被規模擴張拉垮,而是專注于經營好每一個項目。
第三,善待你的員工,把員工當親人。舉個例子,83年夏天,我們曾有一個員工從高處摔落受傷,需要輸AB型血,我把全公司員工都送到宜興市里的醫院去驗血,AB型血的人全部留下來住在醫院旁的賓館里隨時給他輸血。當時天氣特別熱,我請醫院幫我們專門安排了一間空調房,給受傷的員工養病。那時候使用空調房是十分奢侈的事。我們沒有因為受傷的是個工人就隨便對付,當時很多人都以為是什么大人物生病了。我母親也是位善良的老人,為了這個受傷的員工天天求佛燒香。搶救花了幾十萬,最后還是沒能挽救員工的生命,大家都很悲痛。家屬最后都不要我們的賠償費,但是最后我們還是給了相應的賠償費用。
我做公司,從來沒有虧待過任何一個人。老員工要離開的時候,我會跟他說,以后有需要我的地方我會幫助你,以后想要再回來,鵬鷂依然歡迎。我們曾經有七八個中層被別的公司挖去,現在一個個都回來了,他們回來后,我還是按原來的標準給他們薪酬。
有人說宜興環保企業做不大的原因是因為家族企業。我認為在中國短期發展靠投資,長期發展靠人。中國就是人情社會,破除家族化,最后企業就會跨。當你真的善待員工,員工就會把公司當成家。我的員工大部分跟著我15年以上了,鵬鷂就像是一個大家庭,這樣的家族企業,是最有生命力的。
第四,企業家要有賭性。民營企業的發展一定不是一帆風順的,不知道在過程中會遇到多少礁石,都是在無數次跌倒后又爬起來,才保持企業屹立不倒。我們的企業精神是:永不言敗,追求卓越。我想這也是宜興企業家的群體精神。有人說我好賭,這要辯證看,好賭是不服輸的表現,好賭可以把壞事變好事,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好賭可以讓你在逆境時,想盡一切辦法,把事情做成。企業家要有賭性,不然一事無成。
企業簡介:
鵬鷂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 年,注冊資本4 億元人民幣,是一家集研發設計、設備制造、工程總承包、水務項目投資及運營管理于一體的專業水務投資和運營管理公司。公司現已完成各類項目千余項,生產50多個系列的環保水處理產品,先后投資、建設、收購、運營各類水務項目20 多個,總日處理能力達235 萬噸,總資產50 億。
編輯:成苗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