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傅濤:如何實現科技與環保產業的銜接?

時間:2015-08-14 13:26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傅濤

6月7日,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正式成立。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當選校友會理事會執行會長,同時被聘為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是我國最早開展環境科學教學和科研的機構之一,早在1972年就招收了第一批環境化學方面的學生,40多年來,為我國各行各業的環境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6月7日當天,北京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與E20環境平臺合作成立的聯合研究院也正式揭牌。在發布會現場同時開講的“環境講壇”(中國水網品牌公益對話活動)上,傅濤做了環境科技與環境產業的通道主題分享,思考如何實現科技與環保產業的銜接?以下為其發言全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本人審閱)。

站在母校的講臺上,感覺非常榮幸。在北大,我收獲了創新的精神、挑戰思維的方式。

我做過的工作比較雜,有三段不同的人生經歷,十年公務員,十年學者,以及這幾年成為E20環境平臺的企業家。成為企業家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把自己的成果和母校的發展銜接起來,我想這也是在座很多企業家都會思考的話題。今天我想談談環境科技與環境產業的通道,總結我的一些觀點,可能還不成熟,但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

如何認知環境事業和環境產業

國務院連續發布《大氣十條》、《水十條》,還即將發布《土十條》。這些政策的推動,意味著政府開始關注環境效果,關注環境質量,不同于“十一五”、“十二五”等很多規劃,這是在原來規劃的基礎上,在體系上發生了變化。

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五年后節能環保產業或將成為支柱產業。以這個話題為背景,談談我認識中的環境事業和環境產業。

環境保護全世界都在做,在我國環境保護每件事情的操作,都是地方設權,當地縣以上人民政府實施保護程序,國務院實際上并不具體實施環境保護,而地方縣人民政府都是實施主體。很多人認為,環保屬于公共事業,是政府的事情,為什么要企業來做。但需要看到的是,環保是政府的責任,但它有兩個助手,一個是科技,一個是產業。

Dingtalk_20230424151047.jpg

影響環境科技的因素

首先談科技。全國各地培養了一批職業科技人員,科研機構不計其數,我們有相當一批專業的科技人員??萍紝嶋H上是服務于政府的公共服務,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因為錢來自中央,事情要地方去做,所以會出現一種脫節,導致科研成果很少被轉化到了實際應用中?,F在我們的科技之苗很弱,很多科技都是國際領先。這其中有很多困惑,20多年5個五年計劃的科技雨露,而環境科技之苗卻未見茁壯;環保是否有科技需求;以及,很多時候,科技對環保來講很像一個偽命題,分析產生這些困惑的原因,包括幾點:

第一,非理性。因為感覺在干別人的事情,服務甲方是非理性的、被動的。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地方政府,被中央政府逼的,或者被老百姓逼的去做環保,感覺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兒,在骨子里他是不想做。第二種是污染企業,被環保局逼著去做,花自己的錢辦別人的事兒。這兩類甲方不是理性消費群體,在做科技采購時,就會有很多非理性因素,造成很多偏差。

第二,需求的分散。對環境系統效果追求的缺位,在時間、地域上,甲方均被分割。

第三,運動性。用工程化應用代替治理 ,目前是“時間緊任務重”。

環境產業是如何產生的?

那么回到產業本身,環境產業是怎么產生的?

總結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歷程,實際上產業經歷了四次服務界面的上移。

2.png

80年代之前,沒有進行市場化改革,水務行業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全部由政府包辦,沒有真正的市場存在。

經歷長達二十年的轉型,上世紀80年代初期,機械制造等體制改革,市場經濟全面推進,將制造業、化工、紡織等傳統市場化,水務行業也迎來了第一個產業定義期設備制造。以宜興產業園區為代表的一批制造業公司在這個時期產生,第一次界面出現,有了政企界面。

上世紀90年代之后,產業經歷了工程服務及投資運營服務兩大界面上移時期。90年代隨著工程體制改革,施工單位、設計院等也開始變成市場的了,政府開始不做 工程了,這一時期環境產業的主體就是工程公司。1994年分稅制以后,地方政府沒錢了,這就逼迫著投融資體制進行改革。1998年第一個PPP項目正式簽 約,之前都是給地方政府借錢,解決他們的融資困難。1999年成立,2000年上市的首創股份就是最早給政府提供資本界面服務的代表性公司。

第四階段是服務時代,水務企業早期只是拿錢,并沒有真正管理。而真正到特許經營之后,包括首創股份這樣的企業,早期是出錢,跟著威立雅這樣的服務公司干,只 是小股東,到2005年他們才自己出師,開始自己做項目,真正成了環境服務商,之后是“拜師”。當越來越多優秀公司出師以后,他們做成服務商的時候,我們 就有了服務界面,政府開始向社會采購服務。

現在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面向效果的時代。像五水共治,浙江要求水要“能游”,環保局長得下河游泳。進入面向效果的時代,產業也迎來了新的轉型期。其實這個界面是我們重新認知產業很重要的一個理論概念。

環境產業之所以產生,因為政府的公共服務不具體做的,逐漸由企業來完成,這就出現一個交易界面。政企交易界面在什么地方,決定我們產業的形態。這十幾年我們一直再探討這個主題,政企第一界面在哪?有的公司是為政府提供全套服務的,這種是綜合的服務。在美國很少有這樣的公司,因為美國政府沒有讓私人企業來做這類事情,大部分公共服務是地方人民政府自己做的,而我國這類產業非常發達,E20研究院稱之為A方陣。

還有一部分企業本來是國有企業,政企不分,但現在改制了,這些企業也要求回報了,這就出現了第二個方陣B方陣,這類企業水氣渣都做,屬于區域環境綜合服務集團。另外,有一部分設計單位、工程單位,我們稱之為C方陣,這類企業走專業化之路。而D方陣企業,是早期提供設備的公司,它們大量存在。但現在這些企業已經不像八十年代那樣樂意呼風喚雨了,它的上面隔了很多層級。設備必須賣給工程公司,工程公司又必須為投資公司服務,然后投資公司再為政府服務。這樣下來之后,實際上造成產業的分級,因此,現在又出現了面向效果的一級開發商,我們稱之為I方陣,能夠為地方政府提供面向環境綜合效果的,環境績效的服務開發商。

3.png


那么環境產業的產業格局是怎樣的?每個領域都有優秀的公司。A方陣企業,走的是規模,越走越大。B方陣企業,實際上是綜合的,部分公司可能上市,這種公司是一個綜合性的、屬地性服務集團。C方陣企業,在創業板非常活躍,新三板、創業版都很關注C方陣企業,它們是走極致化、走技術性突破的公司。當然也會有一部分D方陣的設備企業,它們一般走品牌化,因為這類企業離用戶最遠,離政府越遠的越要品牌,品牌是一種承諾,是用戶的口碑,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體系。這些就構成了產業的體系。

大時代到來的標志有哪些?

接下來,我想主要談談“大時代其實是一個變革的時代”這個話題。進入新常態后,所有跟環保有關的事情都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簡單總結一下包括:

一是開始以質量為導向,以為效果導向。三到五年后,將向公眾承諾的是環境效果。

二是政府的權利被裝進籠子。尤其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真正要鉆進籠子的是地方人民政府,而它恰恰是環保產業最大的甲方?,F在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明顯縮減,好多邊緣的東西政府沒法伸手了,政府的權利被進一步收縮。

三是市場機制的全面引入。政府對資產的處置發生變化,包括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以及投資體制,都在發生變化。國發60號文對重點領域投資體制的改革,其實對產業非常重要。60號文其實是回答了增量在那的問題,而且允許項目融資,允許產業基金的發展,允許政府資金去投資私募股權基金,允許政府資金給私營企業、民營企業補貼等等一系列大的動作。這些政策的核心原因是,在新常態之下,面對稅收越來越下滑,監管越來越透明,財政又有上限的背景,地方政府已經沒有能力大包大攬,沒有能力在《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之中獨善其身。地方政府在多方面的權利都被裝進了籠子,這給市場機制帶來很大的機遇。尤其“三中全會”強調了要重點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能夠讓市場作為主導,來促進環保的落地,今年的《水十條》中也談到了市場驅動的問題。

四是社會關注與公眾參與。 《水十條》中概括了四句話:政府統領,企業實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政府只是統領者,并不是真正大包大攬者,因為政府沒有能力,也沒有被賦予這樣的能力,這實際上給企業實治打開了很好的空間,包括培養的學生們、老師們的很多科技成果的服務對象,可能不再是政府,而是產業主體?,F在結構已經在發生變化,產業與科技最終形成一對并肩的助手,那么服務于產業的科技才能落地。因為企業只有獲得支撐,產業才更加長遠。  

如何實現科技與產業的銜接?

那么科技如何與產業銜接?很多人認為,有技術就一定能做成企業,其實做企業的都知道,科技的成果的產出需要五個環節:

4.png


第一,科技研發。其實第一個科技研發主導者應該是企業家,可能國家863都支持科技研發,但這個環節里還有很重要的需求來源?,F在很多科技研發水平很高,只是需求并不是產業提出來的,所以大部分的需求浪費了一半的錢。我一直建議科技的需求應該由產業提出來,遺憾的是產業比較弱小和分散,提不出真正的科技需求。

第二,工程化。要真正把科技用到工程,牽頭的人應該是總工。之前,很多人認為,做了示范工程已經是產業化了,這是完全不對的。做了一個工程,只是說工程上可以實施,并不是產業化,而且科技牽頭應該是總工程師,同時要有企業家的參與,科學家的參與。

第三,產業化。如果在政府投資企業上做的工程,是可以的。但如果從市場角度看,必須作出產業化發展。產業化是什么?就是能做到標準化、連續化、集約化。不是科學家牽頭也能重復,能重復而且不變形還是技術指標,這是產業化。需要企業家、工程師、生產總監來主導。

第四,市場化。如果是計劃經濟時代,到產業化就可以截止了。計劃經濟時代,如果工作是生產公交車,每年公交車生產十萬輛,確定上海分多少輛,北京分多少輛就可以了,確實不用市場化,只要產業化。

但市場產業化一定不等于工程化,市場是對價的,需要創造一個價值。以產品為載體,要跟市場進行不斷的交換,所以一定要有需求,還有性價比,以及要有競爭,所以產業化一定是企業家的事,一定要有相應的商業模式,有一個不斷交換的規律。

第五,資本化。現在只做市場化還不夠,還需要資本化,需要資本的放大。需要企業家和資本家的共同參與。

我說的這個簡單的歷程,實際上是一個科技成果,真的要明確一個企業必須經歷的過程,學校的老師只能完成其中的一個步驟。當然有的老師可以轉化為企業家,然而這樣的人很少,絕大部分都轉不成。其實每個人都是接力棒,或許有些年輕的學生最后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但是要從研發做起。

E20環境平臺有15年的歷史,包括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三大網站,很多優秀的環保企業都是我們長期的伙伴。我們的使命是促進產業升級與轉型,主要關注產業。我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在北大產業轉化過程當中,在全民創業、大眾創新的時代,在環保行業蒸蒸日上的時代,用產業的力量來服務于北大,讓北大的智慧來服務于產業。謝謝大家!

編輯:李曉佳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