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6-01 16:54
來源:E20環境平臺
新《環保法》頒布后,環保執法力度越來越強,通過北京、浙江等地區以及騰格里沙漠排污事件等等可以看出,環保“法”之利器威力初顯,罰款金額屢創新高。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責任人的違法排污行為被處罰,有的甚至被刑拘,嚴格執法,讓不少環保企業看到更多發展機會。
但我們也同時看到,如此強有力的《環保法》實施,其實是一把雙刃劍。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總編傅濤曾在“2015水業戰略論壇”上指出,《環保法》不僅加大了工業企業的排污風險,也加大了環保企業的運營風險。對于環保企業來說,不能嚴格按照法規要求導致未達到環境治理效果,以及在治理期間偷工減料、不認真運營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甚至包括大牌的環保企業、上市公司等也會屢屢上榜在違法黑名單。這足以說明,在發展中如果不能提升自身運營水平,不能從效果出發,環保企業也將成為環保執法利劍之下的懲治對象。
“水十條”和“環保法”等政策法規促進的環境治理效果標準,必然會對環保產業發展產生足夠影響,技術企業需要適應這樣的變化,最終跨入到效果時代。在此背景下,環境企業要如何生存?“2015(第九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將邀請幾十位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及企業老總也出席論壇現場,就這一話題分享觀點、展開討論。
附:2015年上半年媒體報道的環境企業污染事件
1、環保部通報21起環境違法案件 2家為污水處理廠
環保部5月29日公開通報21起環境違法案件的查處情況。環保部表示,這21起案件是今年4月份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反映的重點環境案件,其中,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磯山工業園區現多家企業環境違法,中法合資海口威立雅水務有限公司白沙門污水處理廠(一期)被罰款近3千萬元。此外,??陂L豐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獅子嶺污水處理廠(二期)未完成竣工環保驗收,當地環保部門先后4次罰款27.9萬元。
2、綠城水務旗下公司20多次登污染黑榜 招股書未披露
5月29日,《經濟參考報》發文,記者調查發現,已開始招股的綠城水務,在報告期內其南寧污水處理分公司下設的多家污水處理單位20多次登上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和南寧市環境保護局發布的污染黑榜。其中,糞大腸菌群數最高超標達23倍,有的公司竟兩次被檢出含有劇毒有機金屬化合物烷基汞。此外,綠城水務招股書還隱瞞了募投項目整改等多起污染整改事件。
3、湖南25家環保企業存在“環境污點”
5月19日,《瀟湘晨報》獨家報道《省環保廳公示89家環境不良企業》,名單上竟然有不少環保企業。記者統計發現,目前被公示有“環境污點”的環保企業共計25家,絕大部分是污水處理企業,桑德等企業上榜。其中,6家擬被罰“紅牌”,被公示為“環境不良企業”,占89家企業總數的6.7%。
4、環保部通報18家企業環境違法包括1家污水處理廠
央廣網北京5月8日消息,環境保護部當日通報,近期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執法檢查和督查,發現包括北京市通州區漷縣污水處理廠在內的18家企業(群)環境違法問題較為突出,存在弄虛作假、不正常使用治污設施或治污設施不完善、超標排放以及企業群或區域性污染問題。其中北京市通州區漷縣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數據造假,超標排放污染物。
5、浙江衛視再次曝光嘉善縣洪溪污水處理廠超標、超容量排放
4月1日,浙江衛視《今日聚焦》欄目再次報道了嘉善縣洪溪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超容量排放的問題。嘉善縣洪溪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污水3萬噸,實際日處理污水達到5-6萬噸,超標排放、超容量排放,嚴重污染周圍環境,群眾反映不斷。去年駐環保廳紀檢組抽調有關專業人員,對嘉善縣洪溪污水處理廠進行了監督檢查,并提出整改意見,但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