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5-21 15:52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安志霞 陳丹丹
近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5月20日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制造強國之路正式開啟。
“工業4.0”,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手段。但我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制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以企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創新體系不完善等突出問題。那么,在《中國制造2025》利好的背景下,我們該如何迎接環保設備業的品牌時代?
加強中國制造業品牌建設
《中國制造2025》指出推進制造業品牌建設,需要引導企業制定品牌管理體系,圍繞研發創新、生產制造、質量管理和營銷服務全過程,提升內在素質,夯實品牌發展基礎。建設品牌文化,引導企業增強以質量和信譽為核心的品牌意識,樹立品牌消費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軟實力。加速我國品牌價值評價國際化進程,充分發揮各類媒體作用,加大中國品牌宣傳推廣力度,樹立中國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環保行業品牌時代來臨——借助技術、品牌實現轉型升級
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博士指出,中國環保行業品牌時代已經來臨,環保設備制造業是支撐環保產業的重要基礎。環保設備制造業只有整體進入到市場驅動、注重品質及品牌樹立和內外兼修的發展氛圍,才能實現與環保產業一起快速發展。環保設備企業亟需打造品牌優勢、樹立品牌標桿、建立以品牌為核心的競爭力,才能成就其重要的支撐作用,并成為環保設備制造業的百年老店。
面向效果的品牌時代——環保企業要定位長遠
東莞市華聯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劉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環保企業要長遠發展,必須要定位長遠。中國的環保產業蘊藏著一個未深入開發、鮮有人耐心涉足的大市場。但環保產業是一門只能產生隱形效應的行業,在推銷產品和技術的時候,都是給企業“挖肉”,大多時候企業不愿意承擔環保成本,因此需要政策扶持。
劉鑫指出,在推廣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時,如果得不到政策傾向、資金扶持,很難構筑一條穩定的盈利模式。此外,技術的投入與研發必然會耗費不少資金,但這是陣痛期,也是一個企業定位的問題,環保企業要長遠發展,做好品牌,是必須經歷這些過程:即技術積累、人才積累和品牌積累。
借“水十條”東風 拉動近萬億水處理設備藥劑制造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公共財政與投資咨詢部副主任逯元堂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利用投入產出模型測算,“水十條”的實施將直接帶動環保產品和服務超過1.4萬億,間接帶動約5000億元。其中,直接帶動水污染防治專業設備制造、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制造及水處理專用藥劑制造等占比約為70%,環境咨詢、建設運營服務等占比約為30%。
2015年度中國環保設備品牌評選已經啟動,詳情請點擊“進入專題”獲取專題鏈接。
掃描二維碼,參與用戶品牌感知度及滿意度調查,獲取精美組合禮物!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